本篇文章1633字,读完约4分钟
一年一度的春节返乡高峰已经过去。根据近年来的新传统,文章“回到家乡”再次流行起来。在一些聊天室里也有一些讨论:我们应该振兴什么样的农村?未来的农村应该是什么样子?
有些人,特别是乡镇干部,认为农村振兴意味着人口和资本都将逐步回归农村。通过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我们可以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并吸引那些在城市游荡的人回家创业。
他们的理由似乎也很合理。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搬回了自己的家乡,有着强烈的乡土情结。不管离家多远或多远,人们都愿意经常去他们的家乡看看。如果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拥有与城市一样的医疗和教育条件,变得像日本和韩国的农村地区一样美丽和干净,那么人们就没有理由不回来了?
但事实上,不幸的是,日本的农业人口近年来已经大大减少,从1990年的500万减少到今天的不足200万。发达的交通、教育和医疗与城市水平相当,不允许日本人返回农村。
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农业需要的劳动力很少。美国的耕地面积为9.11亿英亩,约55亿亩,几乎是中国的三倍。然而,只有200万个农场被用于耕种。平均而言,每个农场仅用1.08人,仅200万人就生产了世界五分之一的粮食,这远远超出了美国农业的极限——因为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不够高,美国人生产粮食的热情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可以预测,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在未来已经完全实现,农业所需的人口不会太多。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数将比现在进一步大幅减少。人口越密集,工商业发展的好处就越大。除了旅游业和养老产业,农村地区在吸引企业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肯定无法与城市竞争。
目前,中国农业劳动力的数量因地区不同而不同,但一般认为有2-3亿人。这2-3亿人中有多少人最终会留在农村地区?是一千万还是两千万?五千万。当新移民离开农村,在城市里定居十几二十年后,他们还会像今天这样带着感情坚持回家过春节吗?也许不是。
因此,如果我们只看农村拥有的人口和农村社会的繁荣,它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枯萎。
那我们来谈谈农村振兴。什么是振兴?
在我看来,如果我们从生态学的角度来思考,农村振兴就会找到它的意义。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人口快速增长的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从1661年到1834年,中国人口从9000万激增到4亿。在过去的173年里,中国的人口增长了四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
第二阶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到1999年,中国人口在50年间增长了2.5倍。由于低城市化率,大量新增人口仍在农村地区积累,导致中国农村人口膨胀至8.7亿。这是人口史上的最高峰。
因此,在许多朋友记忆中美丽纯净的90年代,就生态而言,是中国历史上生态压力最大的时期。
当代著名思想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贾里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和许多中国读者可能还记得他的著作《枪炮、细菌和钢铁》。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治理失败的国家往往是生态环境即将崩溃的国家。人口增长受到生态的限制,平均生活水平下降,人们越来越不满意,所以政权动荡,国家混乱。最典型的例子之一是1994年卢旺达的种族灭绝。卢旺达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甚至高于孟加拉国。由于经济不发达,大量的人集中在农业上进行低效率的农业生产,每个农民平均只有不到1亩土地用于生存。在这种情况下,种族灭绝的发生没有人口压力过大的潜在内部原因。
在中国,尽管通过国家主导的大规模水利建设和杂交水稻的推广避免了最糟糕的结果,但在2000年左右,每个农民的人均耕地仅略高于1亩。如果农村人口进一步增加,也可能陷入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的恶性循环。
因此,城市化的发展实际上有助于中国避开“发展中国家陷阱”,通过城市化转移农村剩余人口,使剩余人口享受更高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缓解清朝以来日益加剧的环境和生态压力提供了契机。
据报道,2017年,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河口镇到郑州市桃花峪,全长1200多公里的黄河中游已开始逐渐清淤。也许这将是更美好未来的曙光。
(作者是武汉文化学者)
标题:蔡非:未来的农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