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28字,读完约3分钟
期待已久的创业板改革真的来了。
深圳证券交易所首次正式发布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未来三年将大力推进创业板改革,以创新创业型高科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股权特征为目标,推动新股发行和上市条件的改善,扩大创业板的包容性;以标杆为重点,加强对“独角兽”(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初创企业)等新兴产业的服务,努力吸引一批优质企业进入深交所,打造“中国新经济之家”。
纵观整个规划纲要,我们可以看到创业板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包容性”一词清楚地说明了创业板改革的重点方向。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深化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国内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创业板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在这一过程中,作为肩负培育新兴产业历史使命的创业板,创业创新型企业的包容性和覆盖面不足等问题逐渐显现。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适合创新型成长型企业成长特点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场体系,成为创业板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扩大包容性和覆盖面,记者认为,创业板应坚持公开性和包容性相统一的原则,真正体现创业板应有的创新性和包容性市场精神。对此,市场各方多次呼吁和建议,中国创业板的ipo标准应吸收纳斯达克等国外成熟市场的成功经验,降低对资产规模和净利润指标的要求,并将营业收入扩张的可持续性作为重要的评估指标。
值得注意的是,扩大创业板的包容性不应仅仅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
众所周知,创新意味着高风险,但也意味着高失败率和高死亡率,所以“失败而死”的企业应该及时“出院”。
以纳斯达克市场为例,自2011年以来,累计退市公司数量达到829家,同期上市公司数量为1238家,退市上市数量也非常巨大。
因此,一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过去才能得到保证,而市场的活力只有通过保持新陈代谢才能长期保持,尤其是对于创业板来说。
相比之下,成立8年多的创业板市场的扩张仍然相对缓慢,还遭遇了两次“停牌”的IPOs在退市方面,只有新泰电气和大华农(吸收合并)自成立以来退出市场。
幸运的是,监管当局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深交所的规划纲要中提到“退市机制规范化取得新突破,监管技术和情报工作取得新成绩,重大风险防控达到新水平。”
通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它将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加生机勃勃、更具吸引力,这是市场各方对国内资本市场,尤其是以服务创业型企业为使命的创业板市场的期望。
为了使创业板成为“中国新经济之家”,创业板的土壤首先要肥沃,这样才能滋养伟大的“新经济”企业。
标题:证券时报:让创业板土壤肥沃 滋养出伟大的新经济企业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