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64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除了要善于激发根植于本土熟人社会的道德力量外,还要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做好教育引导、实践培养和制度保障

“我嫁给了爱,我想要的是一个可以陪伴我一生的爱人。”"婚姻应该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金钱买不到真正的幸福."。近日,10对夫妇在河南省王集市永城镇举行了“零彩礼”婚礼。新人代表在仪式上的发言揭示了爱情和婚姻的真谛,让人深思。

适当年龄的男女,两个一类,同时签订合同,婚姻将永远持续下去。如果这种美丽被过高的彩礼所粉碎,那将是可悲和可悲的。不久前,一个在安徽六安工作的年轻人,因为无法给他女朋友30万元的彩礼,割腕自杀。事实上,彩礼导致贫困和重返贫困并不罕见。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代表们也密切关注这一话题,并提出了“铲除高价彩礼的生存土壤”和“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三观”的建议。

激活“零彩礼”背后的乡风文明(人民时评)

在古代,婚姻有六种仪式,其中一种是接受颜色。合理的彩礼是一种仪式化的交流,有利于情感的表达,但高额的彩礼明显标志着婚姻的价格,容易引起攀比心理,破坏社会氛围。“如果你想娶一个女人,问问你的资产有多厚;如果你想娶一个女人,问问你雇了多少钱。”这种做法被古人嘲笑为“贪婪”。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时,如果一方盯着彩礼,另一方盯着嫁妆,这将不可避免地违反好的习俗,扭曲人们的心灵。这种物化的婚姻也会埋下许多隐患。

激活“零彩礼”背后的乡风文明(人民时评)

应该指出的是,尽管过高的彩礼现象在城市和农村都存在,但农村无疑是“受打击最严重的地区”。高额的彩礼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败坏了民间习俗。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农村振兴战略,其中农村文明是一个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农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农村振兴、农村文明是保证”,要求“实施改变习俗的行动”。新时代一定要有新气象,农村迫切需要人们摒弃成见,弘扬新的时代潮流。

激活“零彩礼”背后的乡风文明(人民时评)

改变习俗并不容易,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或一劳永逸。近年来,一些地方出台了限制过高彩礼价格的条款,但效果并不明显。事实证明,单靠一条禁令很难改变传统的心理或激活当事人的道德意识。因此,除了善于激发根植于本土熟人社会的道德力量外,还应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做好教育引导、实践培养和制度保障。例如,在一些地方,给参加“零彩礼”婚礼的新人送上富含黄金的礼包,在就业和创业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激活“零彩礼”背后的乡风文明(人民时评)

过高的彩礼现象不是一两天就能形成的。有些人索要过高的彩礼,这往往有现实的根源。例如,“为老年人娶一个女人”的概念在一些地方仍然流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一名成员曾经发现,随着农村地区生育率的下降,“为老年人娶女人”的现象正在上升。一些农民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对未来没有把握,所以他们把娶女人作为摆脱贫困的一种手段。此外,部分地区婚龄人口性别比失衡也是导致高价彩礼频繁发生的重要因素。这些现象背后的问题提醒相关部门在农村地区出台更有针对性、更全面的政策措施,从扶贫、养老、生育等方面多思考、多引导,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激活“零彩礼”背后的乡风文明(人民时评)

“一颗心使花园美丽,文明的花朵在春天开放”。家庭风格与社会风格密切相关,和谐的家庭导致社会稳定,幸福的家庭导致社会和谐,文明的家庭导致社会文明。除了旧的布料和新的习俗,高价新娘将失去市场,健康的婚礼习俗将成为一种普遍做法。农村文明必将照亮更多人的心灵。

人民日报(2018年3月26日05版)

标题:激活“零彩礼”背后的乡风文明(人民时评)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