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93字,读完约6分钟

阵雨开始时,山上布满了雾,树叶又亮又绿。站在高处俯瞰,平坦的“红军路”将村庄连成一幅水墨画——这就是湖南省汝城县温明姚乡沙洲村,长征“半被子”故事发生的地方。

“红色发展以后,去年底村里的穷人都脱贫了。”禹城县委书记黄偲萍对记者说,“沙州村的党员干部发扬‘半被子’精神,把他们捆成一条绳子,为在新时期的长征中交出扶贫攻坚的答卷而努力奋斗。”

巩固人心,干部办实事,为群众解决问题

“我的房子是租来卖辣椒酱的。游客进进出出,破门而入。直到现在还没有修好。我能做什么?”4月8日晚,在沙洲村的夜话会上,村民张仁贤焦急地说。

“别担心,我们会联系房客,请他尽快修理。如果你不能很好地修理它,你必须为你做一个新的门。”黄飞,沙州村汝城县委援助队队长,村里的第一书记,简单地回答道。

第一次成为房东的张大杰感到很自在,笑了笑。

“每个人都希望在村子里建立一个寄宿家庭。我们将举办一个培训班,教每个人如何管理它。”村党委书记朱说了大家最关心的事情。

村委会主任朱接过留言说:“如果你想留住客人,就必须保持村子的整洁。不要在房子前后堆放柴火、农具或生活垃圾,也不能给人留下“脏乱”的印象。”

夜谈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县、乡、村干部与群众见面,询问紧急事项和困难,询问发展愿望。气氛非常热烈。

“不管是什么大事,我在夜话中找到了答案。”村民朱小红(音译)说:“干部们为大家做实事,解决问题,让我想起了徐介休的祖母生前常说的‘半床被子’的故事。”

在去红军长征的路上,三名女红军战士住在徐谢秀的家里。当他们离开时,他们剪掉了他们唯一的被子的一半,留下了。徐介休的老人常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是一个只有一床被子的人,为了老百姓,要剪掉一半。

"共产党员必须永远想和人民在一起,一起工作."朱对说,举行一次夜话是为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意见冲突越多,团结的人就越多。"

沙洲村探索村民自治委员会机制,村民集体决定大小事务,委员会负责执行。几年前,沙洲村对空新村进行了改造,要求拆除30多户人家的土坯房,并修建砖房。曾担任村委会主任的朱建辉当选为空新村重建委员会主席。“有必要降低建设成本,提高美观和清洁度。理事会为此目的主办了17次乡村会议。”朱建辉说,大家决定统一拆迁建设,村民们把建设资金交给了市政会,市政会购买了建筑材料,联系了施工队,并及时披露了财务账目。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在半年时间里,30栋新房子已经完工。项目的质量很好,价格也可以承受。”村民朱海忠说,建筑工地上没有丢失任何螺丝钉。“有了村民自治委员会,基本建设项目和村民都清楚了。”

改变“等待需求”的观念,主动要求扶贫

"每天在山上巡逻两次,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在山上呆的时间要长一些."朱理治是一名从事生态保护工作的村民,他的脸晒得黝黑,但充满活力。

几年前,我的母亲患有精神病,我的妻子突然患有强直性脊柱炎,整个家庭背负着沉重的债务。这个80后男孩被生活淹没了。

2015年,朱理治被列入贫困家庭。家庭成员住院时可报销90%以上,女儿上学时免交所有费用。他们每学期也有500元的生活费。负担减轻了,但增加收入仍是个难题。朱理治对未来感到困惑。

“你才30出头,你必须为之奋斗。”朱找到了他。“村里已经设立了生态护林员的公益性岗位,年薪1万元。然而,这项工作责任重大,不能容忍任何错误。你能胜任吗?”

“是的!我一定要看好青山,为旅游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朱理治回答说。到2016年底,各项指标均达到扶贫标准,他主动脱贫。

“如果不是这样,就会有出路。”摆脱贫困、停止呼吸后,朱理治和妻子在村广场摆摊卖小吃和饮料。他们还参加了企业家致富培训班,学习了在线营销,并开始了水果电子商务。"去年,我家赚了8万元。"

沙洲村有142个村民,其中31个是已经办了卡的贫困户。通过改变“等待需要”的观念和鼓励自力更生,村里许多像朱理治这样的贫困家庭振奋了精神,开动了脑筋,摘掉了“穷帽子”。

对于无劳动能力、无收入来源、无赡养人的贫困家庭,村从集体经济收入中给予分红:村光伏发电项目年电费收入4万多元,其中2.1万元分配给7户最困难的家庭。贫困家庭;2017年,姚家乐农场在该村成立,年收入14.5万元,向贫困家庭发放5.2万元。

“去年底,沙洲村其余12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乡党委书记廖玉康说。

“红”与“绿”有机结合,产业繁荣,人民幸福

“这是‘半被子’故事发生的旧址。三个女红军住的床还留在这里,说明当年鱼和水很深……”朱淑华是徐介休老人的曾孙女。在该村进行红色旅游后,她开始担任评论员。"近年来,村子里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为发展红色旅游,沙洲村将“红”与“绿”有机结合:在建设绿色美丽家园的同时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

为减少污染,沙洲村铺设了污水管网,修建了两座地埋式净化池,重建了垃圾收集设施,并对垃圾进行了统一回收和处理。利用废弃和边缘场地拆除村民家中的杂居,腾出6000多平方米的新空房用于建设绿地。满是果树的后龙山修建了一条水泥小道,并被命名为磐石公园。沿楚水河修建了一条迷人的风景带,31处古民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新建的房屋被改造成了湘南民居的原始风格...沙洲村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过去,山埂水被利用,而这次旅行是泥泞的黄泥路。村民们没有活动的地方,交流也很不方便。如今,每家每户都接通了自来水,道路都硬化了,甚至手机信号也强多了。”村民朱说。2017年,沙洲村成功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

游客来到这里,村民们吃美味的“旅游餐”:一些人出租房屋,成为地主;有些人在景区工作并获得报酬;一些开放的农舍和寄宿家庭;一些人出售当地产品,租用自行车和其他娱乐设施;一些人建立了水果采摘园,依靠枇杷,水晶梨和其他特殊产品...2018年,沙洲村游客超过26万人,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740元,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半被子”纪念广场旁边有一面墙。徐介休老人的二儿子朱忠雄指着“听党的话,跟党走,幸福生活在前面”的两条路线,自信地说:“好日子还很多!”(王云娜)

人民日报(2019年4月17日01版)

编者:纪爱玲

标题: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4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