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94字,读完约21分钟

正文:任泽平恒大研究院李建国

摘要

截至2020年4月7日,全球已确诊130万人患新冠肺炎肺炎,75,000人死亡,200多个国家受到影响,35个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种流行病已经演变成一种全球性流行病,深度经济衰退的程度超过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除中国和韩国等少数地区外,世界大部分地区形势严峻,欧洲、美洲和亚洲主要经济体损失惨重,特别是美国,确诊病例超过30万。印度、巴西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医疗卫生条件差,人口密集,形势混乱。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疫情会持续多久?欧洲和美国什么时候能控制它?中国会再次爆发吗?

我们基于数据和模型的分析的基本结论如下:

1)新冠肺炎的肺炎具有高度传染性,r0值约为3.1,高于sars和西班牙流感。30%-60%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具有传染性,这是防治困难的突出原因。

2)新拐点和已有拐点的出现是疫情缓解的前提,这两个拐点是观察疫情的关键。新增诊断拐点意味着疫情传播速度下降,即增量开始减缓,而现有诊断拐点意味着治愈+死亡速度超过疫情传播速度,即存量开始减缓。只有在达到第二个拐点后,整个疫情才能得到缓解。

中国:两个拐点之间的间隔为6-10天,在第二个拐点后25天左右将完全缓解。

韩国:两个拐点相隔11天,但第二个拐点出现后,新诊断病例数下降速度有限,呈现“长尾特征”,没有疫情完全结束的迹象。

3)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在3月下旬达到新诊断的高点,即第一个拐点,现在正接近第二个拐点,预计到4月底将逐渐缓解,但存在“长尾特征”。

美国和法国新诊断病例的数量在数据中显示出第一个拐点的迹象,而第二个拐点可能至少要到4月中旬才会出现,而急剧的缓解可能在5月中旬之后。

英国、印度和巴西总体上处于疫情发展的早期阶段,未来疫情将持续至少2-3个月。

印度和巴西人口多,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差,检验检疫材料缺乏,这将成为未来世界上最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领域。

4)在疫情的早期阶段,欧美国家最初是粗心大意,总体反应滞后。防疫措施也面临社会、文化和体制的限制。目前,欧美国家的防疫措施接近最高水平,防疫形势有望逐步好转。

日本疫情第二次爆发,比第一次更严重。

由于输入性风险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中国需要防范未来再次爆发的风险。

由于缺乏卫生基础设施、医疗资源和人口密集,印度、南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处于混乱和令人担忧的局面。

5)在药物方面,许多寄予厚望的药物被证明是无效的。目前,最有希望的药物,如瑞西韦、羟氯喹/氯喹和法比拉韦仍在临床试验中,最早将在4月底进行盲法。

就疫苗而言,目前有60多个疫苗研发项目,但至少需要1-1.5年才能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6)预计欧美国家的疫情将在未来1-2个月开始缓解,但面临“长尾效应”,完全结束取决于疫苗研发和疫苗接种。

7)未来的三种情况:

乐观地看,欧洲和美国的感染率为0.3%,死亡率为2.5-4%,感染人数不到320万,疫情在今年夏天基本结束。上半年对经济影响很大,但下半年经济迅速反弹,影响基本可控。

在中性情况下,感染率为0.6%,死亡率为3-5%,因此在欧洲和美洲有超过320万人受到感染。目前,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人口为62亿,是欧美人口的5.8倍。因此,在中性情景下,估计世界上实际感染人数约为3000万,持续时间为3-5个季度,其特点是“长尾”。经济在中短期内经历了深度萧条,然后逐渐恢复。

在悲观的情景下,感染率超过1%并持续很长时间,这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大规模破产和失业。

就中国而言,我们面临着三大战役:抗击疫情、恢复生产和扩大内需。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恢复生产和生产正在迅速进行。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恢复生产并不意味着恢复生产,消费、生产和出口企业面临订单急剧减少。

新的基础设施兼顾了有效需求的短期扩张和长期供应方改革,是最有效的手段和最有力的起点。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扩大内需,启动了以财政政策为主体、货币政策为补充的“新一轮”基本建设,以对冲经济下行风险,防止大规模破产和失业。

让“新基础设施”真正发挥稳定增长、弥补不足、调整结构、促进创新、造福民生的重要作用,发挥强大的带动效应、放大效应和乘数效应。与欧洲和美国的量化宽松和直升机撒钱相比,新的基础设施真的可以为后代留下一些东西。

目录

1新冠肺炎肺炎的特征:高度传染性,无症状感染

数据分析:中国和韩国包含,欧洲和美国有拐点,但“长尾特征”,印度和巴西可能更不确定

2.1中国和韩国的经验:诊断的新拐点-(10天)-诊断的现有拐点

2.2数据对比:南欧整体正接近第二个拐点,美国和法国正在确认第一个拐点,英国、巴西和印度仍处于初期阶段

防疫措施分析:欧美国家的防疫措施接近最高水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比较混乱

3.1欧美国家:防疫措施接近最高水平

3.2日本第二次爆发,中国应警惕外部输入和第二次爆发

3.3发展中国家:局势混乱,令人担忧

3.3药物和疫苗:最快的药物在4月底,最快的疫苗在明年年中

4情景分析和响应

4.1后续疫情的发展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4.2情景分析

4.3政策回应

文本

1新冠肺炎肺炎的特征:高度传染性,无症状感染

传染性通常用基本感染数r0来衡量,数值越大,传染性越强。传染病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传染性和致死率,其中传染性是用流行病学中的基本感染数来衡量的,通常用ro来表示。Ro指在没有外部干预和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感染传染病的平均人数。一般来说,ro值越大,传染性越强,防控难度越大。当ro;;1、传染病将呈指数级传播并成为流行病;当ro=1时,传染病将成为地方病;ro;;1、传染病将逐渐消失。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新冠肺炎肺炎的r0值约为3.1,高于非典和西班牙流感。2020年1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估计新冠肺炎肺炎的r0值在1.4和2.5之间,但一系列后续研究提高了r0值。一项由英国和美国的联合研究小组进行并发表在《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新冠肺炎肺炎的r0值是通过seir模型计算的(seir分别代表易感、浸润、传染性和康复)

30%-60%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但具有传染性,这是防治困难的突出原因。2月下旬,南京市第二医院等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新冠肺炎肺炎无症状携带者的传染性。3月2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指出,30%-60%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但他们传播病毒的能力并不低。无症状携带者的传染性提高了病毒的实际感染效率,即有效感染数,即在基本感染数r0的基础上采取防疫措施后的平均传播数。根据传播动力学模型,有效感染数=kbd,其中k是感染患者与易感人群的平均每日接触次数,b是每次接触成功感染的概率,d是每个患者处于传播状态的平均天数。在过去的疫情中,隔离等措施降低了K和D值,进而控制了疫情。然而,由于新冠肺炎无症状肺炎的传染性,通过传统的筛查和隔离诸如体温等传染源来降低K值和D值更加困难。必须通过高成本的核酸筛查或全民社会隔离来达到同样的效果,这大大增加了防控的难度。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数据分析:中国和韩国包含,欧洲和美国有拐点,但“长尾特征”,印度和巴西可能更不确定

2.1中国和韩国的经验:诊断的新拐点-(10天)-诊断的现有拐点

新拐点和现有拐点的出现是疫情缓解的前提,这两个拐点是观察疫情的关键。新增诊断拐点意味着疫情传播速度下降,即增量开始减缓,而现有诊断拐点意味着治愈+死亡速度超过疫情传播速度,即存量开始减缓。通常,疫情在第一个拐点前后是最严重的时刻,社会恐慌达到最高。两个拐点之间的实际防疫压力和医疗压力最大。只有在达到第二个拐点后,整个疫情才能得到缓解。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中国:两个拐点之间的间隔为6-10天,在第二个拐点后25天左右将完全缓解。以1月23日武汉关闭为标志,在我国全面加强防疫措施后,疫情连续20天持续恶化,并出现了一个拐点。根据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的数据,除湖北外,全国新诊断病例数在2月3日达到拐点,而现有确诊病例数在2月13日达到拐点,两个拐点相隔10天。湖北省新诊断病例数于2月12日达到拐点,现有确诊病例数于2月18日达到拐点,两个拐点相隔6天。3月6日,中国除湖北以外的确诊病例数降至1000以下,3月15日,湖北省的确诊病例数降至10000以下,比峰值低80%以上。疫情在第二个拐点后约25天基本得到控制和缓解。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韩国:两个拐点相隔11天,但在第二个拐点出现后,新诊断病例数量以有限的速度下降,没有迹象表明疫情已经完全结束。韩国在2月下旬开始大规模爆发疫情,并于2月25日对疫情最严重的大邱市实施封锁,此后疫情持续恶化约15天。根据数据,韩国疫情在2月29日迎来了第一个拐点,在3月11日迎来了第二个拐点。这两个拐点相隔11天,与中国相似。然而,与中国不同的是,韩国新诊断病例的数量一直保持“长尾”特征,在过去20天里没有下降趋势。目前,每天新增确诊病例50-100例,使得现有确诊病例数量下降速度有限,确诊病例数量仅在第二个拐点后24天下降50%左右。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2.2数据对比:南欧整体正接近第二个拐点,美国和法国正在确认第一个拐点,英国、巴西和印度仍处于初期阶段

除中国、韩国、台湾等少数地区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外,世界各国疫情基本处于加速状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美国、法国、英国、巴西和印度。

数据对比:南欧作为一个整体正在接近第二个拐点,美国和法国正在确认第一个拐点

第一梯队: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根据数据,意大利、西班牙和德国在3月下旬先后达到新发病例的高峰,即第一个拐点。参照中国和韩国的经验,它们正接近第二个拐点,预计到4月底将逐渐放缓,但尾部可能会更长。

第二梯队:美国和法国。美国和法国新诊断病例的数量在3月15日之后开始急剧增加。美国新诊断病例数在4月4日达到峰值34000例后开始下降,而法国在4月3日达到峰值23000例后开始下降。这些数据都显示出第一个拐点的迹象,而第二个拐点可能至少会出现到4月中旬,而急剧的缓解可能会在5月中旬之后。

第三梯队:英国、印度和巴西。3月20日之后,英国、印度和巴西的新诊断病例数量开始迅速上升,分别达到约6000、1000和600例,并且仍在增长。整个疫情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未来疫情将持续至少2-3个月。印度和巴西将成为未来世界上最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地区,因为它们人口众多,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差,缺乏检验检疫材料。

防疫措施分析:欧美国家的防疫措施接近最高水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比较混乱

3.1欧美国家:防疫措施接近最高水平

在疫情爆发之初,欧洲和美洲国家最初处于瘫痪状态,总体应对措施滞后。防疫措施也面临社会、文化和体制的限制。由于运气好和严格防疫的高成本,欧美国家在疫情初期普遍落后。在确诊病例超过1万例后,意大利宣布实施国家封锁和隔离,限制人员流动。由于文化习惯,人们一度不愿意戴面具,一些人聚集起来抗议封锁措施;英国政府曾在疫情初期考虑“群体免疫”策略,并在受到广泛批评后进行了调整;当欧洲疫情开始蔓延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仍表示,美国新冠肺炎患肺炎的风险非常低。疾控中心为病毒检测设置了严格的条件,并要求支付自己的费用,各州也做出了不同的反应并独立行动;3月底,巴西总统博萨纳罗仍认为新冠肺炎肺炎只是一种“小流感”,并反对城市关闭和社会隔离。这为疫情的爆发铺平了道路。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目前,欧美国家的防疫措施接近最高水平,防疫形势有望逐步好转。以美国为例。3月13日,特朗普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并实施了一系列防疫措施,主要依靠民众的意识和科技力量,重点是避免医院内的交叉感染。这些措施包括在沃尔玛等商店设立免费的病毒检测点,在医院启动应急计划,限制游行、演出等大型集会。,同时提倡“社交距离”,敦促居民呆在家里,避免10人以上的聚会。此外,美国雅培公司迅速开发出一种便携式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可实现5分钟内检测一个病例的速度,弥补了检测能力的不足,并派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船协助纽约避免医疗跑。然而,欧洲国家普遍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如城市封锁和隔离。经过迅速的爆发和混乱,整体已经显示出好转的迹象。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3.2日本第二次爆发,中国应警惕外部输入和第二次爆发

日本疫情第二次爆发,比第一次更严重。日本作为海外疫情最先爆发的国家,在2月17日达到新诊断病例的高峰,之后疫情有所缓解,第一次疫情并不严重,最高只有约100例确诊病例。然而,在那之后,疫情并没有完全结束。新诊断病例数保持在每天30-60例的平台上一个月,3月24日后突然增加到300多例。目前,疫情可能再次爆发,严重程度将超过第一次。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由于输入性风险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中国需要防范未来再次爆发的风险。根据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检测到1000多名无症状感染者,但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人数不详。由于潜在的感染风险,这些无症状的感染者可能导致疫情的二次传播。此外,我国有大量的海外留学生和其他海外永久居民,未来进口风险较高,尤其是云南等陆路边境地区,检疫能力差,陆路进口风险较高。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3.3发展中国家:局势混乱,令人担忧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健康和安全状况令人担忧。2019年10月,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了全球卫生安全指数,从预防、识别和报告、快速反应、卫生系统、遵守国际规范和风险环境六个方面对世界上195个国家进行了评估和排名。结果显示,全球平均得分仅为40.2,60个高收入国家的平均得分仅为51.9,没有任何国家。然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南美、非洲等地区,由于缺乏卫生基础设施和医疗资源,面对瘟疫的防控能力较差,风险较高。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发展中国家可能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2020年4月4日,巴西新冠肺炎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1万例。据巴西卫生部称,联邦区、圣保罗州、塞阿拉州、里约热内卢州和亚马逊州的疫情正处于失控和加速发展阶段。目前,受感染的医务人员人数众多,缺乏训练有素的专业医务人员操作医疗设备,床位不足,实验室检测能力不足,确诊病例数将在未来几周迅速上升。2020年3月25日,印度宣布实行国家封锁,但目前在印度仅诊断出4000例病例,这可能与核酸检测的高门槛有关。只有那些在过去的14天里去过严重流行的国家并且有明显症状的人才会接受核酸检测。由于印度人口密度高,卫生条件差,印度将成为未来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病毒核酸检测能力有限,因此这些数字可能不能完全反映实际情况,而实际疫情很可能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地区。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3.4药物和疫苗:最快的药物在4月底,最快的疫苗在明年年中

至于药物,许多备受期待的药物已被证明无效。目前,最有希望的药物,如瑞西韦、羟氯喹/氯喹和法比拉韦仍在临床试验中,最早将在4月底进行盲法。在疫情爆发之初,人们对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利托那韦和抗流感药物Abidor寄予厚望,并紧急开始临床试验。然而,中日友好医院和其他机构自3月下旬以来进行的临床试验证实,这两种药物对新冠肺炎肺炎基本无效,并且可能具有减缓负面变化的反作用。目前,有三种主要药物仍在临床试验中:残留物、羟氯喹/氯喹和法比拉维尔。其中,瑞西韦是美国基列德公司开发的抗埃博拉药物。爆发后,它显示了对新冠肺炎肺炎病毒的治疗效果。它仍在临床试验中。预计中国的临床试验结果将在4月底前被弄瞎;氯喹和羟氯喹是抗疟药,在临床上已经使用了70多年。目前,临床试验正在中国和美国进行;2014年3月,富士胶片有限公司开发的rna聚合酶抑制剂Fabiravir获准在日本上市。目前,国内临床试验已初步显示对新冠肺炎肺炎病毒的治疗效果,但确切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就疫苗而言,目前有60多个疫苗研发项目,但至少需要1-1.5年才能验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全球约有60个新冠肺炎肺炎疫苗项目,由赛诺菲、强生、巴斯德研究所等约90家企业或研究机构及其他国际知名疫苗研发机构开发,其中中国有50家;从项目类别来看,它分为四类:核酸、蛋白质、病毒载体和病毒。核酸项目超过15个,数量最多;就进展而言,由军事医学研究所、加拿大生物制品公司和军事科学院联合开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已于3月16日开始临床试验,同一天,美国现代生物技术公司宣布其mrna疫苗也已开始人体试验,这是世界上最快的。然而,该疫苗的应用涉及数亿人的生命,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必须在应用前得到充分证实。目前,估计最早需要1-1.5年。此外,疫苗的研发可能会失败,尤其是新冠肺炎肺炎病毒的高度糖基化,这是导致hiv疫苗研发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4情景分析和响应

4.1后续疫情的发展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首先,世界各国的疫情发展阶段不同。由于缺乏医疗资源,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防控形势。即使成功控制疫情的国家在后期仍面临进口风险;

第二,虽然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在不断增加,但仍有研发失败的可能,疫苗的临床试验至少需要1-1.5年;

第三,即使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取得成功,其全球供应能力的建设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发展中国家对药物和疫苗的获取依赖于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援助,对国际合作机制提出了挑战;

第四,这种流行病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它属于核糖核酸病毒,具有很强的变异性。不排除后期出现致病性更强的新病毒株;

第五,韩国的经验表明,疫情缓解后,“长尾”效应持续时间更长。

4.2情景分析

目前,流行病学领域的专家对疫情的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分歧。3月29日,张文泓说:“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将持续,10月份可能是低谷,未来可能是高峰。”4月1日,钟南山说:“我想应该在4月底左右,疫情应该会下降。”华盛顿大学发布的最新报告(香港股票0370)预测,美国的疫情将持续到7月,死亡人数将达到8万人。3月31日,白宫冠状病毒应对工作组预测,根据现有的干预措施,美国的死亡人数将在10万至24万之间,如果美国人不遵守目前的预防和控制指南,死亡人数可能达到220万。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就世界上感染人数而言,世界各地的专家通常以“1亿”为单位进行预测。3月11日,美国国会议员莫纳汉告诉参议院工作人员,估计有7000万至1.5亿美国人将感染新型冠状病毒。3月26日,帝国理工学院新冠肺炎肺炎应对小组发布的报告预测,在低、中和高感染情况下,全球感染人数分别为4.7亿、24亿和70亿。一位印度病毒专家预测,仅在印度就将有1.3亿人被感染,占印度人口的10%。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据预测,发达国家的疫情在未来1-2个月内将开始明显缓解,防疫措施有望分阶段放松,但面对“长尾效应”,不排除今年秋冬季会有一次小规模的二次暴发,而彻底结束则取决于疫苗的大规模接种。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疫情很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不排除今年秋冬季会有小规模的二次爆发。然而,免疫人群的扩大、现有的防疫经验和药物疫苗将大大降低随后流行病的总体威胁,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因此,疫情有望在1月和2月后开始明显缓解,防疫措施将分阶段放松。然而,流行病的彻底结束需要通过群体免疫或病毒消失来实现。目前,这种病毒不太可能自动消失,但这种疫苗将分组接种。

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就感染人数而言,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病毒检测条件较差,主要是预测发达国家的感染人数,最后根据人口规模的倍数来估计世界上的实际感染人数。以已进入下半年疫情的意大利为参照,总人口感染率为0.22%。考虑到这一数字可能上升,根据乐观、中立和悲观情况下的感染率分别为0.3%、0.6%和1%进行估计。

然后对三种情况进行了如下分析:

乐观地看,如果感染率为0.3%,那么在欧洲和美国将有不到320万人被感染,并且疫情在今年夏天基本结束。上半年对经济影响很大,但下半年经济迅速反弹,影响基本可控。

在中性情况下,如果感染率为0.6%,欧洲和美洲将有320多万人被感染。目前,不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人口为62亿,是欧美人口的5.8倍。因此,在中性情景下,估计世界上实际感染人数约为3000万,持续时间为3-5个季度,其特点是“长尾”。经济经历了短期的深度萧条,然后逐渐复苏。

在悲观的情况下,感染率超过1%,并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将导致全球经济急剧衰退。

4.3政策回应

就中国而言,我们面临三大战役:抗击疫情、恢复生产和扩大内需。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恢复生产和生产正在迅速进行。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不足。恢复生产并不意味着恢复生产,消费、生产和出口企业面临订单急剧减少。

新的基础设施兼顾了有效需求的短期扩张和长期供应方改革,是最有效的手段和最有力的起点。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扩大内需,启动了以财政政策为主体、货币政策为补充的“新一轮”基本建设,以对冲经济下行风险,防止大规模破产和失业。

让“新基础设施”真正发挥稳定增长、弥补不足、调整结构、促进创新、造福民生的重要作用,发挥强大的带动效应、放大效应和乘数效应。与欧洲和美国的量化宽松和直升机撒钱相比,新的基础设施真的可以为后代留下一些东西。

标题:全球疫情形势分析:拐点预测和长尾特征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