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90字,读完约3分钟

印度央行上周出人意料地降息25个基点,开启了全球主要经济体在2019年降息的“第一枪”。最近,美国、欧洲、日本、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央行放松了政策基调。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全球经济放缓风险上升、金融环境趋紧、通胀风险下降,各大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趋于宽松。

自2008年以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世界上许多经济体的央行都采取了以量化宽松为主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以保护经济增长。随着长期宽松政策释放出大量流动性,出现了过热和资产泡沫的风险,这些央行的超宽松立场难以维持,因此它们开始转向紧缩。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率先加息并缩减资产负债表,而许多其他央行也纷纷加息或考虑缩减量化宽松的规模。

中国证券报:发达经济体央行政策立场趋向宽松

尽管全球经济已步入复苏轨道,但与金融危机前相比,经济增速仍较低,复苏基础不稳定,复苏步伐不平衡。这增加了每个经济体应对货币政策收紧周期和由此产生的经济衰退周期的复杂性,同时导致低估了资本流动和汇率稳定等领域政策变化的可能影响。

在一些经济体中,央行的货币政策立场已经由紧变松,这实际上是无能为力的。

首先,全球经济放缓的风险最近正在上升。一些重要经济体的增长达到顶峰后,势头继续减弱。2018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两年后首次下调了对全球和美国经济增长的预测。根据代表经济繁荣的制造业pmi数据,自2019年初以来,每一个重要的经济体都表现不佳。2月份,欧元区、英国、澳大利亚等经济体的增长预期也相继下调,下调幅度也不小。疲弱的基本面将使央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减少/0/。例如,欧洲央行(ECB)高层官员明确表示,他们不排除未来重启量化宽松和其他刺激经济手段的可能性。

中国证券报:发达经济体央行政策立场趋向宽松

其次,紧缩的金融环境放松了央行的紧缩立场。在许多央行仍仅由美联储主导的背景下,美联储的政策不断收紧,金融市场与实际经济运行之间的相互适应性被放错了地方。美联储加息是为了提高资本成本,抑制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与此同时,美联储的收缩直接将基础货币从市场上抽离,这对美元的流动性有很大影响。美元可以称为全球流动性的“总阀”,美元流动性的收紧将不可避免地影响金融市场的风险偏好。风险偏好的脆弱性首先在去年上半年出现在新兴市场,并在去年下半年扩展到整个金融环境。然而,美联储最近一次政策会议表示,它不再使用意味着利率将会上升的措辞,暗示加息可能会暂停,与此同时,缩表的立场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中国证券报:发达经济体央行政策立场趋向宽松

此外,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价格普遍适度下降,为放松货币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例如,印度的最新价格已降至过去18个月的最低水平,远低于其通胀目标。印度银行预测,未来价格将呈现更多的下降趋势。欧元区最新价格也跌至10个月来的最低水平。1月底,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强调,最近几个月实际通胀指数持续下降。

中国证券报:发达经济体央行政策立场趋向宽松

许多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倾向于集体通融,主要原因是经济复苏基础不稳定导致经济增长下滑。即使再次开始集体宽松,也很难立即见效。所有经济体都需要共同努力,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创造一个合适的货币和金融环境。同时,要以推进经济改革为重点,以创新为发展动力,切实夯实经济基础,为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注入更多动力。

标题:中国证券报:发达经济体央行政策立场趋向宽松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