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28字,读完约5分钟

作者:余丰慧,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著名金融评论家。

传统消费金融是向各行各业的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模式。消费金融公司是指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向中国居民个人提供消费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发放的贷款是无担保和无担保的,且风险相对较高,监管当局制定了严格的监管标准。

余丰慧:消费金融对人工智能如饥似渴

美国是世界上消费金融最发达的国家。可以说,没有消费金融的发展,已经占据美国经济实力70-80%的消费运输就没有可持续性和持久性。

美国消费金融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专业化的消费金融公司,如福特汽车贷款公司;第二,随着银行卡特别是信用卡的大发展,花旗银行在信用卡透支业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美国消费金融的发展已经变得传统和过时。这种落后使得中国的金融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相比较。

中国的消费金融有一段时间非常落后,远远落后于美国。中国曾经大力鼓励发展消费金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效果很差。原因是在审批制度下市场还没有放开,进入门槛仍然很高。商业银行发展信用卡可以促进中国的消费金融,但远远不够。后来,一些专业的消费贷款公司成立了,但大多数是由传统银行控制的,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

余丰慧:消费金融对人工智能如饥似渴

中国消费信贷的真正发展是互联网金融和金融技术的迅猛发展。它以互联网为主要平台,迎合了整天上网的年轻人,尤其是80、90、90后的三代人,将中国消费金融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80后和90后”的年轻用户已经成为消费金融的主流客户。根据2018年Gitzo abs发布的用户特征数据,从年龄分布来看,18-40岁的消费群体占82.7%,其中20-30岁的消费群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42.25%。年轻人有着超前的消费意识和消费需求,但由于他们大多处于职业生涯的初级阶段,自身的支付能力与消费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消费融资。此外,随着“90后”逐渐进入职场,消费改善的需求逐渐强烈,社会角色转变带来的产品消费需求也逐渐增加。他们积极寻求消费爆炸性产品和符合其社会身份的创新产品。最值得注意的是,“90后”出生在互联网时代,他们对互联网的接受度很高。因此,他们对网络消费金融的接受度也有所提高,他们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消费信贷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余丰慧:消费金融对人工智能如饥似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就是移动购物中心,消费行为变得更加便捷。据艾传媒咨询公司的数据,在“90后”消费金融用户中,51.3%用于网上购物,40.0%用于线下日常消费。

90后已经成为网上购物的主要消费者。根据《2018中国互联网消费生态大数据报告》,以2016年为分界点,天猫“双十一”期间“90后”的消费占42%,已经超过“80后”,2018年达到46%,并且仍在增长。

一些企业也在遵循“90后”接触网络的习惯,不断改变商业营销的立场和方法。从最初的门户网站到电子商务平台,再到现在的微博、头条和颤音,每一个活跃的“90后”都意味着强大的购买力。

虽然“80后”和“70后”仍主要在储蓄卡和信用卡上消费,但“90后”也可以通过消费信贷支持他们的高级消费。蚂蚁花园、京东白条和各种网上借贷平台都是他们借钱的重要渠道。

根据荣360的数据,超过50% (50.17%)的90后使用消费贷款进行日常消费。在贷款渠道方面,除了信用卡、鲜花和白条外,超过一半的年轻人已经向网上贷款伸出了手。

消费金融最大的问题之一是过度借贷的风险被凸显出来。

统计数据显示,90年代和00年代后,债务比率高达1850%,这是可怕的。虽然这是一种完全的市场行为,借款人负有全部责任,但金融负债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一旦流动性不动,资金链断裂,整个金融风险就会爆发,包括消费金融。美国有一些教训。

另一个比例是一半的年轻人向p2p贷款。这项贷款本身没有问题,即如果利率太高,会增加还款压力或压垮年轻人。

当然,消费金融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这对启动消费和刺激经济非常有利!

该怎么办?我们必须更加关注中国消费金融的良好势头。从技术中寻求最大和最有效的保护。这项技术是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的三大法宝。这三大法宝必须彻底渗透到消费金融的全过程。有必要通过大数据向消费者信贷需求者提供信贷描述;有必要计算通过云计算发放消费贷款是否安全;有必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标记和保护从消费贷款开始到贷款后管理跟踪的整个过程,没有时间间隔警告。

余丰慧:消费金融对人工智能如饥似渴

幸运的是,目前batj和中国其他大型互联网公司正在进入消费金融领域。这些互联网公司拥有三大法宝: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

本文转载自《桂阳财经》。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余丰慧:消费金融对人工智能如饥似渴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1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