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5字,读完约3分钟
11月18日,商务部召开了今年利用外资特别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外商投资司司长宗长青在会上表示,虽然东部沿海地区有少数外向型、低附加值的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环节转移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我们认为这是市场机制作用下的正常经营行为。总的来说,中国没有大规模的外资撤出。根据一些外国商会的调查报告,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以中国国内市场为目标市场,在中国仍有良好的投资前景,投资信心较强。
早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久,关于大规模撤出外资的争论就已经出现。然而,十多年后,外资在中国的投资建设、生产经营并没有明显的变化。相反,新外资不断涌入,呈现出结构优化、产业转型、技术升级和产品竞争力增强的良好格局。
我们不否认,一些外资企业已经在东部沿海发达的外向型地区转移或调整了经营战略,一些外资企业已经转移到越南、印度等亚洲国家。然而,从外资转移的实际情况来看,主要是一些低端制造业、低端产品和低端技术,这些都是企业和项目,由于竞争力弱,必须通过转型才能生存。
事实上,在过去30年里,中国吸引外资主要集中在消耗廉价劳动力、土地和其他资源,过度利用环境,依靠低附加值和低投入产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过去通过吸收低端制造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不能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很难使中国企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有必要做出积极的调整和改变。其中,引进外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确定了新的目标。
这也意味着本来可以靠廉价劳动力生存的外资企业再也无法生存。他们要么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么转移到劳动力价格低、资源消耗相对容易、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国家。
同时,那些竞争力强、技术水平高、产品好的外资,充分利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机遇,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寻求新的发展。如巴斯夫广东湛江项目、康明斯安徽合肥项目、伊诺斯宁波项目、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等。都是拥有顶尖国际技术的顶尖国际企业。毫无疑问,这些企业的进入,标志着中国利用外资的水平确实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而不是像某些舆论所说的那样大规模撤出外资。即使有一些转变,除了低端制造业,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替代和结构调整。有的是企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产品替换,将低端技术和产品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而高端技术和产品留在中国,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技术;有些是企业之间的置换。低端企业和产品正在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而高端企业和产品正在逐步进入中国市场,形成了“换笼换鸟”的格局。
正因为如此,一些关于外资大规模撤出中国的争论可以完全忽略。在强大的消费能力和消费市场的支撑下,中国实现了自身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吸引外国投资者来中国投资。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开始不断走出去,形成良性互动。
根据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2018年69%的成员企业实现盈利,其中21%与上年持平,超过60%的企业仍将中国视为首选投资目的地或前三名目的地。随着相关政策的出台和经营环境的改善,中国吸引外资的力度只会越来越大,未来将在高质量、高平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标题:谭浩俊:中国外资结构正“腾笼换鸟”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