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19字,读完约7分钟
11月份的宏观数据好于市场预期。这一方面反映了中国经济在下行压力面前的弹性,显示了中国经济长期改善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在“六稳”政策的不断发挥下,对经济产生了良好的触底效应。由于政策是主要驱动力,2019年宏观月度数据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因此我们不应简单地过度解读月度数据,而应更多关注累积数据变化和市场内生动态。
经济指标正在回升
无忧无虑地实现预期目标
受内需驱动,工业和服务业好于预期。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比上个月增长1.5个百分点,累计增速与1-10月持平。
投资稳步增长,私人投资略有反弹。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民)同比增长5.2%,增速与1-10月持平。其中,私人投资增长4.5%,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不同领域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0%,制造业投资增长2.5%,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稳定,增长10.2%。
该协会每月零售总额有所增加。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增速比上个月加快0.8个百分点。1月至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0%。网上销售保持快速增长。
对外贸易和外国投资保持稳定。以人民币计算,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4.5%,进口与去年持平。与此同时,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储备明显逆转,稳定的外国投资基本实现。
价格有涨有跌,通货膨胀压力是可以控制的。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5%。其中,猪肉价格上涨了110.2%,这影响了cpi上涨约2.64个百分点。非食品、交通和通讯价格下降2.8%;其中,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下跌10.8%和11.3%。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核心cpi上涨1.4%,呈现相对稳定的趋势。1月至11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8%,在年度目标范围内。
11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
宏观繁荣继续。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2%,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重回扩张区间。11月,pmi的供需双方都有所改善。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2.6%和51.3%,分别比上个月上升1.8和1.7个百分点,均为今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点。
11月份,非制造业业务活动指数为54.4%,较上月上升1.6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增速加快。
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稳步向高质量发展。根据景气指数,11月份高科技制造业、设备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的pmi分别为51.7%、51.0%和51.1%,均为连续两个月上升。在增加值方面,11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9%和8.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和2.3个百分点。服务业结构也继续改善。1-10月,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分别增长12.0%、11.5%和11.4%,分别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的2.9%、2.4%和2.3%。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1-11月,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4.1%,增速比总投资快8.9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3.1%,比所有服务业增长6.4个百分点。
11月份,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8.2%,保持稳定增长。1-1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1.23万亿元,同比增长3.43万亿元。第三季度,银行资产规模继续扩大,非银行金融机构压力较大,资产同比增速略有下降。
数据超出了预期
它反映了政策的累积效应
中国的经济弹性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11月份超出预期的根本原因是,市场忽视了中国经济的弹性,低估了中国经济的底部。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经济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具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巨大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及巨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这些基本因素形成了中国经济的巨大弹性。中国经济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不会崩溃。
“六个稳定”政策通过叠加和积累发挥稳定作用。在稳定对外贸易方面,首先是贸易多样化。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使出口、进口、贸易和投资模式多样化。第二,采取措施有效应对贸易摩擦。最后,通过进口交易会等措施,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我们开放和优化国内消费环境的决心。
在财政政策方面,2019年,通过加大减税、减费力度和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券,稳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化财政反周期调节功能。截至10月,公共财政收入增长率为3.8%,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率达到8.7%;与政府基金收入8.7%的增速相比,政府基金支出同比增速达到22.6%。
2019年,货币政策保持了稳定的中性立场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边际宽松反映在市场利率的下降趋势上。与2018年同期相比,2019年各类信用债券平均发行率有所下降。
在“六稳”政策的支持下,宏观经济呈现稳定运行态势。重大金融风险赢得了阶段性胜利。各类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债务风险得到较好缓解,各类信用债券违约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经营环境继续改善,创业创新热情上升,城镇就业总体稳定,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11月,全国城市调查失业率为5.1%,25-59岁群体的调查失业率为4.6%,仍在5.5%的目标范围内。前三季度,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6.1%,与经济增长基本持平,直接稳定了消费。
周期性因素正波动。首先是在温暖的冬天升级基础设施,推动对粗钢和水泥的需求。加上钢材和水泥价格的地区差异,高温地区的价格涨幅确实太大。其次,汽车生产和销售增加。11月,汽车生产的负增长结束,销售增长的下降继续缩小,行业继续复苏。最后,随着房地产进入竣工期,对石膏板、防水、油漆等装饰建材的需求也将增加。
总体而言,“六稳”政策是今年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力量,这使得月度数据波动更大。今后,要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向上发展。
把手“稳定”
和微观的“生命”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根本问题是结构性因素导致的趋势下滑。在这些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之前,需要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来稳定经济。
要稳定经济,必须处理好宏观稳定和微观稳定的关系。首先,保证宏观稳定的不是微观活动。微观活力可能来自资本/营业额、资产市场泡沫等渠道。,这不是真正的经济发展。因此,微观活动应以宏观稳定为导向。其次,宏观稳定和微观活动之间可能存在激励不相容。最重要的是建立与市场微观主体相一致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共同作用,加快地方政府积极激励机制的建设。第三,宏观经济稳定是确保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核心是加快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标题:于泽:中国经济韧性发挥了托底作用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