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892字,读完约17分钟
目前,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宏观调控的主线。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任务中,“去产能”是重中之重,而去产能的关键是处置僵尸企业。
作者:聂,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经济学院教授
作者:方聂
中小民营企业是中国僵尸企业的主体。
目前,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宏观调控的主线。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任务中,“去产能”是重中之重,而去产能的关键是处置僵尸企业。因此,了解僵尸企业的成因和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僵尸企业的对策,是当前政策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
所谓的僵尸企业是指无力偿债、缺乏活力、只能依靠政府补贴和银行贷款生存的低效企业。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2016年7月发布的《中国僵尸企业研究报告》,从2005年到2013年,僵尸企业在中国工业部门的比例约为7.51%。在所有制方面,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的僵尸企业所占比例最高(共16.09%);民营企业中,僵尸企业占6.76%,但数量最多(国有和集体僵尸企业32,233家,民营僵尸企业129,814家)。就规模而言,大多数僵尸企业都是中小企业。综合两者,我们基本可以得出结论,中小民营企业在所有僵尸企业中的绝对比例最高。
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3年,中小民营僵尸企业的数量和比例逐渐增加。在高峰期,中小民营僵尸企业的数量占所有僵尸企业的77%(2009年),过去13年的平均比例高达58%。(详情见表1)
显然,虽然“僵尸企业”在公众眼中几乎等同于“国有僵尸企业”,但实际上,中小民营企业构成了中国僵尸企业的主体。
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根据国内外对僵尸企业的研究,僵尸企业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获得政府补贴或银行优惠贷款。然而,在中国,由于金融资源的稀缺性,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缺乏政治联系,贷款成本较高,并且往往受到银行的歧视。私营企业也容易受到银行的“规模歧视”,因为它们规模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弱。此外,从政治联系的角度来看,中小型私营企业更不可能获得大量政府补贴。
综上所述,在中国,中小民营企业普遍难以获得政府补贴或银行贷款。他们如何成为僵尸企业的主体?即使它不是主要部分,为什么这么多中小民营企业成为僵尸企业?我们把这一重要现象概括为“中小民营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奥秘”。这是本文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
二、僵尸企业的识别、成因及影响
僵尸企业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所以目前国内外的文献并不多。相关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僵尸企业的识别方法、僵尸企业的成因以及僵尸企业的影响。分析僵尸企业的前提是准确识别僵尸企业,但这并不容易。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里卡多·巴雷罗(Ricardo barreiro)和他的合作者在2008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的一篇经典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一种开创性的方法(chk standard),从银行贷款补贴企业的角度来识别僵尸企业。他们认为,如果企业实际支付的利率低于正常情况下企业需要支付的利率下限,银行很可能会通过低息贷款给企业输血。
但是,这种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容易将盈利能力好但实际支付利率低的正常企业误判为僵尸企业;第二,很容易把一些利润低、杠杆率高、贷款增加的僵尸企业误认为正常企业。因此,两位日本学者在2011年对chk标准进行了改进,提出了fn-chk标准。他们增加了两个标准:“盈利标准”和“常青贷款标准”。具体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贷款利率低于正常企业能够获得的最低市场利率,税前利息收入低于当年应付利息,且上一年的资产负债率超过50%,且该企业在当年继续借款,则该企业可被认定为“僵尸企业”。
然而,根据fn-chk标准,一些企业可能在一年的观察期内被认定为僵尸企业。因此,另一位学者在2016年基于fn利润标准提出,如果税前利息收入与连续t+1年的最低应付利息之和小于零,则该企业可视为“僵尸企业”。结合fn-chk标准,国内学者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僵尸企业识别方法,如:以官方公布的“亏损三年以上的企业”作为识别僵尸企业的标准;如果一个企业在T年和t-1年被fn-chk方法识别为僵尸企业,则该企业在T年被识别为僵尸企业;在fn-chk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政府补贴、企业多年盈利能力、净资产持续增长等修订条件。
僵尸企业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国外文献大多关注日本僵尸企业,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一些中国学者将日本僵尸企业出现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三点:银行掩盖坏账损失的不良动机、宽松的政府监管政策以及主要银行和俱乐部体制下的银企关系。(主银行系统是指企业以银行为主要贷款银行,接受其金融信托和金融监管的银企结合系统。——编者按)
至于僵尸企业在中国出现的原因,除了银行信贷优惠的共识外,国内一些学者认为僵尸企业的出现与产能过剩有关。其他学者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提出了不同于日本僵尸企业的解释。例如,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等学者认为,政企勾结、软预算约束、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的恶性竞争是中国僵尸企业出现的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张玉姣调查了地方官员任期对僵尸企业产生影响的制度原因,发现任期较短(不到三年)的官员更有可能为了追求晋升目标而纵容地方僵尸企业的发展。一些学者发现,违反比较优势的企业更有可能成为僵尸企业。
关于僵尸企业的影响,大多数文献都讨论了僵尸企业导致的资源错配。首先,僵尸企业较多的行业会带来较低的就业机会,扩大僵尸企业与正常企业之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距,从而降低行业生产率。其次,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向僵尸企业提供信贷优惠会增加正常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对其投资产生抑制作用。同样,僵尸企业扭曲了劳动力资源和信贷资源的配置,从而阻碍了正常企业的成长。第三,僵尸企业会抑制行业技术进步,加剧产能过剩,挤压优秀企业。
其他文献从公司财务的角度研究了管理行为和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例如,一项使用1997年至2006年日本上市公司样本的研究发现,僵尸企业的管理层在每个财政年度开始时进行业绩预测时过于乐观,这可能是因为将“僵尸贷款”合理化,以获得银行的持续信贷补贴。利用日本上市公司的数据,还发现向僵尸企业提供信贷优惠会刺激僵尸企业操纵盈余管理。
第三,传染效应假说
根据现有研究,僵尸企业形成的直接原因是银行继续向缺乏活力的企业提供贷款,勉强维持生存,但无法收回贷款本金。中国的中小民营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他们缺乏政治关系,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很差,因此很难通过正式渠道从国有银行获得贷款。为了缓解融资困难,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不得不依赖非正规贷款渠道,包括从国有企业、民营贷款机构、亲友处获得贷款。
非正式借贷渠道可以部分解决中小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难以解决担保问题。由于中小民营企业通常固定资产少,规模小,缺乏足够的抵押资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相互担保或多个企业,特别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或优势企业对一个企业的联合担保,已成为中小民营企业贷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种情况在民间融资相对发达的江浙两省非常普遍。例如,据媒体报道,浙江省企业的互助保险和联合保险模式约占企业融资总额的40%,而民间估计约为60%-70%。
在正常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之间的相互保险不成问题,金融风险可以分担。然而,一旦危机发生,其负面影响将成倍增加。如果由于海外订单减少、投资失败和整体经济下滑等外部冲击,企业资不抵债,陷入金融危机,最终成为僵尸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关联企业要么继续担保问题企业提供后续贷款,要么自行偿还到期本息。问题企业成为僵尸企业,会导致关联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出现问题,或者增加关联企业的财务成本,并且无法再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因此关联企业最终成为僵尸企业。
这一链条不断延伸,围绕问题企业展开,最终一个或几个僵尸企业将拖累许多企业成为僵尸企业,从而对僵尸企业形成传染效应。此外,这个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传染效应就越大。
我们将上述逻辑概括为假设1:由于传染效应的存在,一个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中小民营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概率就越高。
一些实地调查初步验证了我们的判断。例如,温州人民银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担保贷款占全市企业贷款的81%,由此产生的不良贷款占全市不良贷款的98.5%。换句话说,大部分不良贷款来自担保贷款,这表明担保贷款带来的连锁风险。
理想情况下,我们可以找到企业间相互保证的大样本数据,但目前我们找不到这样的数据。让我们退而求其次,假设僵尸企业之间存在传染效应,那么它们必须依靠一些传播链。如果一个地区的僵尸企业与一个普通企业成为僵尸企业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且这些传播链被证实存在,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断出僵尸企业的传染效应确实存在。
首先,如果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资不抵债,关联企业必须提供担保或直接支付本息,这将明显增加关联企业的财务成本,减少关联企业的融资机会。如果关联企业长期得不到后续借款资金,就会陷入财务困境,直至成为僵尸企业。因此,僵尸企业会通过关联企业的融资渠道传播“僵尸病”,增加关联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
其次,当一个企业成为僵尸企业时,会消耗关联企业的现金流,从而减少关联企业的投资机会,进一步减少关联企业的经营收入,甚至使其收入无法支付到期的本金和利息,最终增加关联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
第三,这个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他们所占用的闲置劳动力就越多,这必然会提高这个地区企业的劳动力成本。由于关联企业与僵尸企业之间的相互保险关系,为了维持“正常经营”的局面以安慰债权人,关联企业很难减少雇佣规模或削减产量,这必然会间接增加其劳动力成本,从而减少其可支配利润,直至利润无法支付到期本息。这最终增加了关联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可能性。
我们将上述逻辑总结为假设2-4。
假设2:一个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机会越少,越容易成为僵尸企业。
假设3:一个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中小民营企业的投资机会就越少,就越容易成为僵尸企业。
假设4:一个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中小民营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越高,就越容易成为僵尸企业。
第四,数据来源和变量解释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是企业级的,来自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由于数据的真实性可能存在问题,我们暂时没有使用2010年的数据,将2009年和2011年视为连续两年。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大、中、小企业分类方法,我们将中小企业定义为在分类方法上符合中、小、微标准的企业。
根据工业统计报告制度,登记类型为110-151的企业(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合资企业[国有合资企业、集体合资企业、国有和集体合资企业、其他合资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公司])被确认为国有企业,其他类型的企业被确认为私营企业。
这项研究的主要解释变量是单个企业的僵尸状态。这里,我们用聂、等人提出的方法。(即在t-1的第一年和第一年被fn-chk认定为僵尸企业)来认定僵尸企业。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是一个地区的僵尸企业情况,它由三个指标来衡量:以数量衡量的僵尸企业比例、以资产衡量的僵尸企业比例和以工人数量衡量的僵尸企业比例。
此外,我们在地级市一级界定了“区域”的范围。这是因为,在一个地级市,由于适中的地理距离和足够的潜在关联企业,企业更有可能在资本和业务上密切相关。
V.研究成果
首先,我们用中小民营企业的所有样本检验假设1。
结果表明,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其所在区域的僵尸企业比例越高,就越有可能成为僵尸企业;对于一个非僵尸企业,其所在地区的僵尸企业比例越高,就越有可能成为僵尸企业。通过使用以资产衡量的僵尸企业比率和以工人数量衡量的僵尸企业比率,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因此,假设1得到了验证。
下一个问题是:是什么样的渠道造成了这种传染效应?因此,我们将样本限于非僵尸企业,并进一步验证假设2、假设3和假设4。
为了检验假设2,我们使用长期负债来衡量企业的融资机会。与短期负债相比,长期负债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企业更多地依赖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来获取长期负债,而短期负债的来源也包括商业信贷和民间借贷等非正规来源;第二,长期负债一般用于企业投资,而短期负债一般用于日常经营和资本周转。因此,长期负债对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尤为重要。长期负债越多,企业的融资机会就越多。
研究发现,一个公司所在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其长期负债水平就越低。这表明长期债务这一重要的信贷资源是有限的。对于一个正常的企业来说,如果其周围的僵尸企业更加严重,这些僵尸企业将会吸收更多的长期债务资源,正常企业获得长期债务的能力和机会也会相应恶化。没有长期债务这一重要资源,正常企业的投资和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当他们不能支付应有的利息、再投资和扩大再生产时,企业甚至会变成僵尸企业。这个结果验证了假设2。为了检验假设3,我们使用新投资来衡量企业的投资机会。研究发现,如果企业所在区域的僵尸企业比例较高,或者僵尸企业中的工人比例较高,企业的新增投资将显著减少。结合前面的研究结果,这一结果解释了僵尸企业传染效应的另一个渠道:在给定该地区总投资机会的情况下,僵尸企业占据的资源越多,进入市场的机会越少,导致正常企业的新投资机会、收入和发展潜力减少,从而更容易成为僵尸企业。
例如,如果一个煤矿企业变成了僵尸企业,占据了大量的工厂和矿产,政府将通过补贴来维持其市场份额,这将导致另一个高效的煤矿企业减少扩大投资规模和扩大市场的宝贵机会。由于僵尸企业不退出,其他正常企业的投资机会减少,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无法实现,可能导致亏损,最终成为僵尸企业。这个结果验证了假设3。
为了检验假设4,我们用企业的平均工资来衡量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一般来说,一个企业的平均工资越高,劳动力成本就越高。考虑到总收入,人工成本的增加将不可避免地减少营业利润,从而恶化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状况恶化是僵尸企业的症状之一。
研究发现,企业所在区域的僵尸企业比例越高,或者僵尸企业的工人占所有工人的比例越高,企业的平均工资就越高。这一结果为僵尸企业的传染效应提供了另一个渠道:由于僵尸企业“死而不僵”,大量劳动力被僵尸企业占用,无法正常进入劳动力市场,导致当地劳动力价格上涨,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甚至导致正常企业成为僵尸企业。这个结果验证了假设4。
六.政策影响
本研究从新的角度解释了中小民营企业成为僵尸企业的原因,即传染效应。
我们认为,由于中小民营企业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一般采用相互担保的贷款方式和非正式的融资渠道,上下游企业在资金和业务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成为僵尸企业,关联企业必须为僵尸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或银行担保,导致关联企业陷入金融危机,成为僵尸企业。这样,一个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越多的中小民营企业将成为僵尸企业。
具体来说,中小民营企业之间的传染效应有三个渠道:第一个渠道是借贷,即一个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机会越少,越容易成为僵尸企业;第二个渠道是投资,即一个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中小民营企业的投资机会越少,就越容易成为僵尸企业;第三个渠道是就业,即一个地区的僵尸企业越多,中小民营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越高,就越容易成为僵尸企业。
该研究对处置僵尸企业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
首先,政府应该密切关注中小民营企业,它们是僵尸企业的主要群体,而不是仅仅关注国有僵尸企业。毕竟,中小民营企业是创造就业的主要渠道,涉及的行业范围广,连锁反应大。
第二,政府应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互联互通和相互保险现象的调查,防范地方金融风险。在中小民营企业活跃、民间借贷普遍的地区,我们应该特别关注潜在的金融风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保持无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我们认为,有必要加强对中小民营企业互联互通和相互保险的监管,切实缓解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紧张的局面。
第三,政府应该想办法帮助中小民营企业拓展融资渠道。由于缺乏抵押财产,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如果本地僵尸企业越多,融资难度就越大,这必然会加剧融资互保现象,加剧僵尸企业的传染效应,甚至引发本地金融风险。
第四,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中小民营僵尸企业处置过程中的人员安置问题。考虑到中小民营企业有时可能会出现用工不规范、不完善的情况,比如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一旦企业破产,会给员工带来很大的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帮扶工作,稳步推进僵尸企业的处置。
本文摘自《聂政治经济评论》。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聂辉华:中国中小民营企业成为僵尸企业之谜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