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92字,读完约8分钟
提高竞争力,迎接新挑战
"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一个开放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国际化,中国资本市场将成为一个高度开放的国际市场。”“更多的国际金融机构将在中国资本市场提供服务,并与当地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十年前,监管当局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做出了上述长远展望。
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a股进入摩洛哥、控股海外交易所、完善qfii、rqfii和qdii制度、“新三板+h股”登陆、h股全流通试点启航、沪港通每日扩股、原油期货上市、向海外投资者推出铁矿石期货、沪港通稳步推进...
10年后,一系列开放措施表明,中国资本市场有序开放和发展,从制度安排、交易规则、监管方式等方面,已经发展成为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本市场。在提高资本市场国际化和国际竞争力的同时,支持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双赢。
专家认为,这一系列成果离不开资本市场自上而下开放的整体部署,以及坚持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政策连续性。新时期资本市场的开放是双向的,即实现中国资本市场与外国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资本市场的开放应该带动整个金融市场的开放,实现整个金融市场的全球互联互通。
新功能经常出现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关口,资本市场的开放发展呈现出自主性、多样性、稳定性和有序性的新特点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所所长田表示,“新三板+h股”的落地,直接推动了中国新三板市场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原油期货的上市为中国提供了谈论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商品定价权的权利。本轮金融开放在沪深股市、新三板、期货市场、香港市场等方面都做出了努力,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均衡发展的态势。开放的顺序,如每日扩大配额,先试点后推广,可以保证市场的相对稳定,实现稳步发展和有序开放。
新纪元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呈现出许多新特点。
第一,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为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服务。随着“新三板+h股”和cdr试点的落地,将有助于借鉴香港等成熟市场的发行制度,加大对中国新技术、新产业新商业模式的支持,实现新经济在新三板企业上市,分流中国a股ipo的“堰塞湖”,形成资本市场与创新经济的良性循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第二,通过互联互通,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将得到提升。在博鳌论坛期间,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宣布了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扩大沪港通的日交易量,未来推出沪港通,推出h股全流通试点,将有助于推动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优化境内企业海外上市融资环境,实现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深度对接。
三是进一步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水平。近年来,中国通过逐步提高qfii和rqfii额度,提高了外资机构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比重,吸引了更多的海外资金投向国内市场,积极对外开放,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同时,也将提高中国机构参与海外市场的积极性,为中国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投资手段和工具以及海外资产配置渠道。
第四,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溢出效应,推动资本市场开放向更高水平发展。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股票市场的市值居世界第二位,债券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通过对外开放,将有助于增强中国资本市场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原油期货上市将有助于丰富中国衍生品市场,并为中国大宗商品定价和国内投资者规避风险提供一个场所。
经过近几年的利率、汇率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国内经济和金融运行稳定东方证券(orient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家余韶认为,本轮资本市场开放是在内部改革政策和稳定经济运行的基础上启动的。开放资本市场不是目的,而是“新时代”新开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余韶说,开放资本市场的一系列措施,原油期货和铁矿石期货的人民币价格,一带一路的规划和海南自由港的建设,都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一揽子政策。在“引进来”日益困难的背景下,中国主动“走出去”。新时期资本市场的开放是渐进的、全面的。
迎接新的挑战
“虽然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开放程度仍落后于国际水平,未来将面临一些新情况、新挑战。”潘向东认为,近年来,中国降低了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的门槛,但外资机构在中国金融机构中的资产比例一直偏低,导致外资对资本市场的参与有限。同时,中国资本市场仍以“新兴+转型”为特征,高周转率、高波动性、低收益率,直接融资规模对社会融合的贡献较低。
潘向东表示,面对这些新情况、新挑战,资本市场仍应在积极稳妥的前提下逐步开放、逐步成熟,避免不必要的挫折和风险,保持金融稳定,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这对中国顺利融入国际资本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轮开放是在经济和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它利用了这一趋势。这一轮金融开放是在反全球化的背景下进行的,并向上游发展。”余韶表示,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内在要求,资本市场的开放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就国际形势而言,阻力尤为巨大。然而,没有回头路。
田认为,资本市场开放面临全球宽松即将结束、西方央行加息缩台、全球化带来新挑战的新形势。面对中国崛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中国资本市场需要应对世界不确定的新形势,需要适度监管和原则性监管,以实现中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和创新增长。
增强竞争力
余韶认为,未来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许多值得期待的地方,如推出针对中国联通海外上市企业的cdr,进一步完善qfii、rqfii和qdii制度,放宽证券期货行业的外资准入政策,推进互联互通的相关进程等。新时期资本市场的开放是双向的,即实现中国资本市场与外国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此外,资本市场的开放应该带动整个金融市场的开放,实现整个金融市场的全球互联互通。
田建议,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需要着眼于全球资产在中国的配置,欢迎国际投资者参与中国企业和资本资源的优化配置;要认真研究和总结各国金融监管的经验,防范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尽早精心规划“一带一路”沿线中国资产的全球布局,帮助发展中国家建设证券交易场所,参与全球资产定价;要在汇率可控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潘向东认为,首先,要共同推动资本市场的开放。资本市场的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推进资本市场开放的同时,应加快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放松对资本项目的控制,更好地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开放提高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提升金融监管设施,注重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做好风险防范。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降低了外资进入的门槛,甚至在外资进入之前就实施了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然而,资本市场的开放往往伴随着风险的增加,这就要求我国提高金融监管的配套性,转变金融监管理念,通过降低准入门槛和限制来改善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注重审慎监管,通过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来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从而激发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第三,推进资本市场有序开放。从短期来看,中国已经放开了外资在中国金融机构的持股比例等限制,为外资进入中国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但仍需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和制度建设,中长期推进境内外资本市场深度融合,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和离岸市场建设,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即使通过注册制度改革高质量外国公司的国内上市,我们也可以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积累应对跨境资本冲击的经验,建立更具包容性、国际化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提高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
标题:资本市场开放发展渐入佳境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