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37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深圳新的住房政策被筛选,这被称为第二次住房改革。“无房无房”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但尽管近两年出台了近300项调控政策,“租购并举”已被逐步推开,但仍未能遏制房价的上涨。4月,70个城市中有58个城市的房价在上涨。在受到压制的一线城市,房价实际上在过去两个月里停止了下跌。在监管最严格、人口和工业完全放松的北京,销量奇迹般地在监管前上升。该怎么办?聚焦深圳,它勇敢地站在改革的浪潮中。

李宇嘉:深圳楼市 “新加坡化”还是“香港化”?

商品房比重明显降低,政策性住房(人才住房、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占60%;大学生及以上人才,为社会提供基本服务的常住居民,可以按市场价格的50%购买住房,按市场租金的30%租房。商品房和政策性住房的供给是“四六分”,这是对1998年房改以来“重市场、轻保障”的全面纠正;政策性住房以远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出租和安置,这是对近10年来房价“反复调整和上涨”的真正长期反应。

李宇嘉:深圳楼市 “新加坡化”还是“香港化”?

深圳楼市是左还是右?这是最近业界争论的焦点。左边是“新加坡化”,也就是说,在生活和生活的问题上,一个人不能少。少数富人购买商品房,大多数人购买像样的政策性住房。经过4-5年的努力,大多数人都能买得起一套套房。教育和医疗保健等资源根据族裔和种族平等分配;右边是“以香港为导向”,即少数富人购买商品房,而大多数人租用或购买高密度、低尊严的经济适用房。住房领域的“双重分层”模式很明显。

李宇嘉:深圳楼市 “新加坡化”还是“香港化”?

左或右的判断都不是很客观。然而,无论是“新加坡式”还是“香港式”,人们关心的是如何解决穷人或无房者的住房问题。

我先来一盘钱。深圳有良好的住房基础。目前,全市共有1041万套住房。根据每户2.59人的计算,存量住房可容纳2800万人。目前,深圳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只有2000万。既然有足够的房子,有什么问题?这是该市受到广泛批评的村庄。城市中的村庄提供了51%的住房,但设施、功能、配套设施和经验与商品房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被认为与深圳的形象、城市转型和住房升级不相适应。

李宇嘉:深圳楼市 “新加坡化”还是“香港化”?

70%的人租房,80%的人住在城市的村庄里。从目前的住房和人群匹配情况来看,深圳更像香港,而不是新加坡。从新住房政策的内容来看,深圳打算向新加坡靠拢,以便“过上没有投机的生活”。一方面,深圳新建住房的主体是政策性住房,计划以较低的价格和完善的配套设施向人才、无房低收入家庭和公共服务人员发放;另一方面,通过改造和拆迁,深圳将使城市中700多万不体面的村庄变得体面。

李宇嘉:深圳楼市 “新加坡化”还是“香港化”?

顶层设计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一个计划,九个要点要落实”。从顶层设计到规划,再到年复一年的建设,土地和资金应该跟上,政府部门也应该跟上。到2035年,深圳政策性住房的目标是35%,低于目前的15%,而新加坡和香港分别占80%和50%。土地是个大问题。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深圳保障性住房的目标并不宏伟。新政中所谓的供给渠道以前都有提及,但完成效率很低。

李宇嘉:深圳楼市 “新加坡化”还是“香港化”?

为什么?这是老生常谈,保护区不到位,旧的不能拆除,配套设施难以落地,规划难以调整。在改革开放前的30年里,深圳发展了外向型经济,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区。2008年后,深圳的产业升级、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工业区本来可以改造成住宅,深圳也制定了一个更新计划。结果呢?大量工业区被改造和异化为“阶级住宅”,这迫使深圳近年来保护工业用地;城市中的村庄已被改造成高档商品房,廉租房更少了。

李宇嘉:深圳楼市 “新加坡化”还是“香港化”?

不是深圳的房子不够,而是近20年来,深圳的房地产问题变得很严重,空的房价已经高得不可攀,这确实有点像香港。依靠市场盘活存量,低价配租是不可行的,依靠政府是不可持续的。目前,深圳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以买一平方米的房子,这与城中村的住房供应是一致的。别忘了,城中村的月平均租金已经达到了2000元。如果我们继续旧的改革,房价和房租会越来越高,连香港都比不上,更别说搬到离新加坡更近的地方了。在房价短期内难以回落的情况下,住房需求可以低成本地向外围引导,这是唯一的突破口,但前提是轨道和配套设施要跟上。

李宇嘉:深圳楼市 “新加坡化”还是“香港化”?

(作者是高级房地产研究员)

标题:李宇嘉:深圳楼市 “新加坡化”还是“香港化”?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6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