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945字,读完约12分钟
尽管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并不像美国声称的那样危言耸听,但没人能说特朗普会怎么做。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三个历史时期,我们应该认识过去,学习现在。这些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特朗普有足够的理由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如果中国选择耐心和妥协,不仅不会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还会使自己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作者:何帆,北京大学汇丰银行经济学教授,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主任
朱北京大学副秘书长汇丰博士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
齐,北京大学汇丰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研究助理
北京大学汇丰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黄征剑锋
尽管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并不像美国声称的那样危言耸听,但没人能说特朗普会怎么做。从70年代到90年代的三个历史时期,我们应该认识过去,学习现在。这些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特朗普有足够的理由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如果中国选择耐心和妥协,不仅不会解决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还会使自己长期处于被动地位。
尼克松在20世纪70年代的震惊
1971年,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突然单方面宣布,他将取消美元与黄金的挂钩,并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这一决定引起了全球动荡,直接导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打破了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多边主义传统。
尼克松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决定?一个关键的时代背景是,当时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已经达到了不可持续的水平。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在1959年开始恶化,自艾森豪威尔以来已经连续四任总统深受其害。在美国总统看来,赤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承担了北约的大部分军事开支,因此要么是其他北约成员国为美国的赤字买单,要么是美国从欧洲撤军。
然而,作为美国的盟友,在欧洲北约部队前线的法国和德国却不这么认为。德国和法国一致认为,美元的核心地位使美国能够随时出口通胀,而美国在欧洲已经获得了很多经济利益,因此军费开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当然,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必须通过改变国内政策来解决。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多边合作主义的概念在西方国家仍然广泛存在。这一思想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反法西斯联盟和共同抵抗苏联意识形态的需要。对多边主义的信仰限制了美国的行动,但确保了整体局势的相对稳定。此外,美国国内政策不是当时唯一的战略重点。对苏德实施“双重遏制”战略,避免第二次大萧条,保持美国在处理欧洲内部事务中的影响力,都是美国的重要战略目标。
尼克松终于找到了解决困扰美国多年的问题的方法。与历届总统不同,尼克松的核心思想是缩小美国的全球义务。换句话说,美元贬值和进口税增加只是尼克松主义的一部分。在他的任期内,美国军队从越南战场撤出,改善了中美关系,鼓励盟国增强自卫能力,并调整了美国的全球定位。
相比之下,美国目前的政治形势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相似。从2004年到2008年,美国国际贸易逆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连续五年保持在5%左右,目前仍接近3%。与之相对应的是快速累积的国债规模。自2013年以来,美国国债余额已超过当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美国和其他北约盟国在军费开支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特朗普在访问欧洲时甚至质疑美国存在的必要性。最关键的是,特朗普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明确态度,高举“美国第一”的旗帜,完全退出了包括tpp、巴黎协议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内的重要多边平台。
20世纪60年代,在美欧谈判最困难的时候,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康纳利说了一句名言:“美元是我们的货币,但你的问题。”现在看来,这句话的实质不在于它是谁的问题,而在于美国始终拥有单方面解决问题的权力。
20世纪80年代的日美贸易摩擦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大,最高占美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0%以上。从那以后,日本和美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持续了近20年。在过去20年里,美国一再对日本实施制裁,日本一再选择让步。1985年,日本、美国等五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自愿一次性升值20%,以支持美国减少贸易逆差。在随后的几年里,美国的总体贸易逆差下降了,但日本的贸易逆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991年,美国贸易逆差再次回到上升趋势,而日本的贸易逆差占50%以上。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日美贸易摩擦主要集中在钢铁、电视和汽车行业。美国经济正遭受越南战争造成的财政赤字,第一次石油危机对美国重工业产生了巨大影响。此时,美国钢铁产品根本无法抵挡日本优质廉价钢材的冲击,甚至在美国重工业集中的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锈带”。日本的电视和汽车产业对美国国内产业也有类似的影响,美国的相关产业也抱怨来自日本的产品。
鉴于钢铁工业,1974年,美国政府要求日本自愿限制对美国的钢铁出口,日本选择妥协,同意了美国的要求。第二年,日本对美国的钢铁出口规模确实下降了,但到了1976年,它超过了限制前的水平。美国从1971年开始对日本电视产品征收反倾销税,持续不到两年,1976年达到新的出口规模高峰。无奈之下,美国开始对低于一定价格的日本进口钢材提起反倾销诉讼,抑制了钢材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几乎与此同时,日本和美国就彩电产品达成了和解,日本公司支付了赔偿,美国放弃了反倾销诉讼。因此,日本对美国的彩电出口呈现出新的增长期。1980年,卡特政府对汽车业实施了救助政策,要求日本自愿限制出口并开放国内市场。因此,为了绕过贸易保护,日本汽车制造商积极增加在美国的投资,并将其工厂迁至美国。生产地点改变后,利润回到了日本。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日美贸易摩擦上升到国家宏观层面。1985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几乎是1976年的十倍。同期,美国的贸易逆差增加了20倍。尽管日本是贸易逆差的最大来源,但其贡献率已降至30%左右。为了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美国、日本、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法国和英国的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于1985年在纽约广场酒店举行会议,达成共识,五国政府将共同干预外汇市场,促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贬值,从而解决美国巨大的贸易逆差问题。
广场协议签署三个月后,日元对美元升值了25%。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日元对美元升值了100%。在这三年里,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一直高于1985年。只是在1990年和1991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短暂下降,然后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开始新一轮的增加。到2000年,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与1990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直到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并逐渐成为世界工厂,日本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才趋于稳定,并逐渐使中国成为美国对世界贸易逆差的最大贡献者。
纵观日本和美国之间的整个贸易摩擦,日本几乎每次都选择妥协,即使它让其货币在短期内迅速升值。这当然与国际政治密切相关。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这种妥协并没有解决问题,也没有得到美国的理解。相反,它继续一再施加压力。原因是美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根源于美国的国内经济结构。美国的贸易赤字不能通过减少一个国家对美国的出口或者通过迫使一个国家的货币升值来解决。这种将希望寄托在对其他国家的制裁上的解决方案,只会带来更高的进口成本和新的贸易顺差国家。
20世纪90年代中美知识产权谈判
20世纪90年代,中国和美国围绕知识产权展开了多次激烈的谈判。当时,中国刚刚加入世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关注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这在光盘市场尤为明显。根据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当时的调查报告,当时的盗版和非法走私记录占市场记录的95%以上。美国政府将中国列为“关键国家”,理由是中国“不保护药品和化学产品的专利”、“盗版行为失控”、“不给予美国电影和音像制品行业市场准入”,并威胁要对贸易进行报复。
这种贸易报复不同于此前的日美贸易摩擦。由于这一问题涉及知识产权,在当时的国际贸易实践中这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领域。1988年,美国颁布了1988年《全面贸易和竞争法》,其中增加了专门保护知识产权的部分。同时,美国贸易代表有权审查其他国家的贸易环境。如有必要,美国贸易代表将有权决定对“拒绝为知识产权提供充分和有效保护的国家”进行报复。
1991年,美国贸易代表宣布对中国展开“特别301”调查。随后,美国提出了“要求中国限期修改著作权法”和“要求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商业秘密保护条例”等要求。中国坚决抵制这种明显的干涉内政的行为,并逐一予以驳斥。同年12月3日,美国宣布了贸易报复。同一天,中国宣布了反击。在中美两国的共同约束下,中美两国于1992年签署了《知识产权保护谅解备忘录》。在备忘录中,中国同意加入《伯尔尼公约》、《日内瓦公约》等国际公约,修订了《专利法》和《商标法》,并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
不幸的是,它没有持续多久。1994年,美国贸易代表再次宣布,中国将被提升为“特别301条款”下的“关键国家”,并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6个月的“特别301条款”调查。中美之间新一轮知识产权谈判再次开始。由于短期内难以达成协议,这位美国代表不辞而别,宣布回国后将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美国的制裁名单包括电子设备、发电机、自行车、服装、鞋子、玩具、包等。产品总价值高达28亿美元。
作为回应,中国在同一天发布了一份反制裁名单。该反制裁清单包括:对从美国进口的各种游戏机、游戏卡、录音带、光盘、香烟、酒精、化妆品和其他产品征收100%关税;中止与美国音像制品协会、国际知识产权联盟和商业软件联盟的贸易合作;暂停美国在华汽车制造合作项目的审批。其中,暂停审批美国在华汽车制造合作项目将对美国汽车工业产生巨大影响,而克莱斯勒、福特等汽车制造商开始游说美国政府放弃对华制裁。
为了避免失去双方,中美再次表现出共同的克制。因此,刚刚离开中国的美国谈判小组再次回到北京的谈判桌上。经过两轮艰苦谈判,1995年2月26日,时任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的吴仪与美国贸易代表坎特签署了知识产权换文。应该说,中美两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态度是一致的,没有根本的分歧。美国同意协助中国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而中方同意加强打击侵权活动,并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建立计算机软件合资企业,生产和销售他们的产品。
历史总是难以捉摸。1996年,美国贸易代表再次将中国列为侵犯知识产权的“关键国家”。美国贸易代表团亲自来中国调查光盘地下生产线和盗版光盘零售情况。在此期间,美国代表抓住当地问题,要求中国关闭十多家音像制品制造商。同时,美国也要求中国允许美国企业以独资或合资的形式进入中国市场。由此可见,保护知识产权背后的巨大利益可能是美国真正重视的问题。
和以前一样,最初的谈判并不顺利。和以前一样,美国宣布将制裁中国,并公布了一份贸易报复清单。和以前一样,中国在同一天公布了反报复名单。与以往略有不同的是,这次中国的反报复清单涉及的范围更广、金额更大,得到了民航、银行、保险、广播电影电视等国内各部门的积极支持。
最后,和以前一样,美国再次回到谈判桌前,并于1996年6月与中国达成了第三项知识产权协议。美国宣布将中国从“重点国家”黑名单中除名,放弃对中国立法、司法审判和行政执法的苛刻要求,承诺为中国知识产权执法提供技术援助,同时中国承诺允许美国企业在中国设立中外合资企业生产和复制音像制品。
1991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有2.2万亿人民币,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约为4150亿美元,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000元人民币,相当于不到400美元。同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1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4万美元,分别是中国的15倍和60倍。面对巨大的经济实力差距,中国既不谦虚也不专横,最终与美国达成了一致合作。
中国不会主动挑衅任何国家,更不用说美国了。但是,一旦美国准备侵犯中国的根本利益,现在不是有比那些日子更多的筹码吗?面对特朗普的战略,中国最好的反应是打开底线,表现出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本文转载自“何帆工作室”。本文由平台/作者授权的金融网站发布。请不要擅自转载。如果你对干货有意见或文章,你愿意为投资者提供最权威和专业的参考意见。无论你是权威专家、金融评论家还是智囊团,我们都欢迎你积极投稿,进入金融网站的著名栏目。
电子邮件地址:mingjia @ jrj,电话号码:010-83363000-3477。期待您的加入!
标题:何帆:三段美国贸易史的启示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