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51字,读完约3分钟
最近,ipo的高拒绝率在市场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许多公司在一天内参加首次公开募股并不罕见,但只有一家公司会参加首次公开募股。庞大的利润规模一度被视为"避死金牌",但公司内部控制等各种违规行为仍会毁掉ipo之路。这让我想起了一些在a股市场存在多年的著名“空壳股票”。公司的主要业务只是名义上的。如果用尺子来衡量,这些公司应该开始退市过程。
监管当局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2017年11月,针对部分上市公司集中调整年末利润以解禁的现象,中国证监会表示将加强对年末利润突然调整的监管,加大调查力度,加强与二级市场交易验证的衔接。同时,交易所也在研究和优化退市的财务指标,完善退市制度。
我敢断言,与那些ipo失败的公司相比,少数知名“空壳股票”的整体资质只是更差,而不是最差。无论是从信息披露和其他合规要求来看,还是从主营业务能否正常盈利来看,少数“空壳”公司的情况都是相反的。然而,这些公司的大股东和关联方深究退市制度要求,并通过一些不良手段规避强制退市的财务等要求。
最常见的方式是年度利润“大阵雨”,以及出售资产和股权以产生利润的突然方式。通过各种资产减值调整,公司的利润将在第一年出现巨额亏损,一年后出现少量盈利。或者隐瞒关联方以高价购买公司各种资产,弥补主要收入损失实现利润。即使交易所要求,只要监管机构不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计算方法,公司基本上可以蒙混过关。
少数“空壳”公司借了监督检查的时间期限,成功规避了特殊待遇等退市风险。一些公司寻找隐藏的关联方购买没有生产能力的资产,实现利润。尽管该公司受到监管机构的质询,甚至受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但一年后它收到了处罚决定,但它逃脱了通过并购等资本运营受到特殊待遇的命运。股市中聪明的“坏男孩”的存在使得许多规章制度变得无用。
在首次公开发行时,不一定要符合某些规定,但在退市前必须符合某些规定。只要该公司试图规避这些规定,它就可以全年都呆在a股市场,这也给了其他公司一个非常糟糕的例证。当然,我们并不是试图建立一个退市委员会来审查哪些公司应该每年退市。然而,回避策略,如全年使用的金融技巧,不应继续有任何生存空间的空a股。
近年来,对a股市场的检查力度明显加大,许多资本参与者被处以数亿甚至数十亿元的罚款。然而,这些玩家所依赖的土壤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空壳股票”将一年到头存活下来,并可能在任何时候“欺骗他们的身体”的预期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生命力。最近,监管部门进一步规范了股权质押业务,给“空手套白狼”游戏以沉重打击,大股东炒作推高股价,再次质押融资。我相信在后期会出台更多的监管政策,规范市场规则,使金融资本脱离虚拟现实,并把重点放在务实的企业上。
随着直接融资的加速,a股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的小伙伴,但退市的企业仍然很少。未来,投资者需要提高风险意识,适应退市案件增多的新时代。唯一不能进入的市场是不健康的。如果许多“空壳股票”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标准化不如那些首次公开募股被拒绝的公司,它们的上市地位已经岌岌可危。
(作者为《证券时报》工作)
标题:杨苏:少数知名“壳股”应启动退市流程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