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43字,读完约8分钟

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已降至7%以下,国内外舆论也频繁猜测中国的悲观预期和不确定性。如何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如何?我们能否从各国经济增长历史的纵向经验和横向比较中总结出最有价值的经验?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正在下降

普遍规律

过去五年来,许多人对中国增长率下调的困惑和焦虑,主要是由于历史规律的陌生和gdp计量方法的缺陷。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永远保持高速增长,也不可能只用一个gdp指标来衡量自身经济发展的变化。

以位于东亚板块的日本和韩国为例。这两个国家都经历了大约30年的快速经济增长时期。从1955年到1973年,日本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2%的速度增长,而其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在过去19年中增长了16倍,然后在接下来的19年(1974 -1992年)中降至年均3.6%。在接下来的24年(1993 -2016年),日本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仅为0.86%,并且在五年内出现了严重的负增长。大多数人认为日本已经进入长期萧条的“平成大萧条”。然而,一些人认为,不能简单地从表面的经济数据来判断日本,日本目前的创新能力、经济质量和未来潜力不应被低估。

王文:中国经济增速与“GDP陷阱”

从1962年到1991年,韩国在过去30年中的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保持在9.7%,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652倍。在接下来的25年(1992 -2016年),韩国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下降到4.8%,而过去五年的增长率甚至不到3%。在快速增长时期,韩国被称为“亚洲四小龙”,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杰出代表,也是从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跨越的典型案例。尽管近年来韩国经济增长缓慢,但韩国的科技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仍然受到人们的称赞。

王文:中国经济增速与“GDP陷阱”

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很容易理解中国近年来经济增长率的下降。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十八大召开前一年(1978-2011),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9%,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3倍。在接下来的五年里(2012 -2016年),年均增长率下降到7.3%。自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14.2%的最高值以来,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一直处于减速状态。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中国gdp增速有望达到6.5%,国内外疑虑再次达到高峰。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经济正在严重衰退,甚至暗示中国经济将会崩溃。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仍然是多年来对全球经济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和全球经济治理的领导者。许多人预测,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王文:中国经济增速与“GDP陷阱”

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发展轨迹和两种不同的观点再次证实了“经济趋同假说”,即当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较低时,其发展速度会较快。有可能以后开发速度会大大降低。此时,能否应对发展速度下降的质疑,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否实现良性的、可持续的均衡化进程。

中国对gdp的重视

已经大大减少了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不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与此同时,他曾表示:“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大规模直接干预经济的增长只能治标不治本,而以大量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基础的增长将更加难以维持。有必要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避免简单地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来谈论英雄。所有国家都应该通过积极的结构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提高经济竞争力。

王文:中国经济增速与“GDP陷阱”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视为社会发展的整体体现,甚至将国内生产总值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显然,这种误解自十八大以来一直在纠正。

近年来,中国人已经开始看穿gdp的陷阱。环境的恶化、社会的失衡和突发的矛盾日益促使人们从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层原因来反思gdp原则,即除了gdp增长之外,还必须考虑增长的效益。

事实表明,改革开放40年来的高速增长和低效率几乎并存,经济增长的数量与效率不相称。经济增长产生的收益率表现出边际递减效应。

中国的经济转型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是,结构调整的道路还远未结束

经济增长效益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但经济增长效益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济增长目标和增长方式的选择。因此,近年来,中国改变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做法,将增长重心转移到增长质量上来,是一个极其正确的选择。正因为如此,2013年至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效益的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效。

经济保持平稳中高速增长。从2013年到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约为7.1%,远远高于同期全球2.7%和发展中经济体4.1%的平均增长水平。多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一直保持在1/3左右。

多年来,社会就业一直在不断扩大。从2013年到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五年保持在1300万以上。在过去的五年里,31个大城市和城镇的调查失业率基本稳定在5%以下。新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相当于法国,法国的失业率多年来一直在10%左右。

商品价格总体稳定。从2013年到2016年,消费价格每年增长2.0%。

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一半以上。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6%,比2012年提高6.3个百分点。

消费仍保持适度增长趋势。2017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左右,略高于前几年,比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高31.7%。

企业在减少库存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自2017年以来,工业企业的效率正在提高。成本和费用下降,利润率上升;资本周转加快,经营效率继续提高,特别是在煤炭、钢铁、化工、石油和高科技制造业。

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效果明显提高。根据“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规划的目标,到2020年,中国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将分别控制在1580万吨和1574万吨以内,预计比2015年分别下降15%和15%。

这些成果充分体现了近年来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即经济增长结构不仅要考虑速度,还要考虑结构的合理程度。在一个经济体中,如果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就会更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减少国民经济的中间消费,进而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相反,当经济结构失衡时,低效投入和低效资源配置的增加会抑制经济增长的效率。

保持速度、结构和效率

三角平衡并不容易

近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要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动态协调速度、结构和效益三个方面,最终达到“最优”平衡。从意识形态演变的角度来看,这只是20世纪中期以来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一次飞跃。以往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强调充分就业、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的平衡,而中国经济实践中总结的“速度、结构和效益”更像是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平衡”。

王文:中国经济增速与“GDP陷阱”

目前,今后的中心任务和经济政策目标似乎越来越明确。

一是在发展速度上坚持“稳中求进”的战略选择。这项工作的主旨是全面考虑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内外背景。要防止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的干扰,适应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要防止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被提出来,要遏制一些地方把重点放在“形象工程”和“成果工程”上。归根结底,发展速度的标准应该放在实事求是的精神上,以改变结构,增加民生的实际利益。

王文:中国经济增速与“GDP陷阱”

二是坚持发展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事实上,这种工作方式认识到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大趋势和紧迫性,也把握了解决产能过剩、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性,进一步认识到了加强创新驱动、促进绿色发展的关联性。归根结底,发展结构的标准应该是确保必要增长和实现社会健康发展的结果。

第三,在发展效率方面坚持“提高质量”的战略目标。这一指导思想是近年来基于中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和新坚持。这是对以往资源不可持续、环境不可持续、经济不可持续发展局面的重大修正。这也是从增量扩张到存量调整和增量优化的重大转变。归根结底,能否取得最佳的发展效益,取决于我们能否有合适的发展速度和合理的发展结构。

王文:中国经济增速与“GDP陷阱”

综上所述,在所谓“速度、结构、效益”的三角均衡中,速度是手段,结构是基础,效益是目标,三者的优化配置可以保证整个中国经济“工作链”的有效运行。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笔者认为,随着“优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将有更大的改善。

(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崇阳金融研究所执行院长)

标题:王文:中国经济增速与“GDP陷阱”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7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