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5字,读完约3分钟
“断水体验”能促进自觉节水吗?
背景:据媒体报道,山东省滨州市水利局和滨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于3月22日启动了第二个“限水体验日”,市内主要城区的三家供水公司停止了对其供水范围内用户(不含企业、医院、学校和生产经营单位)的供水,共计11小时。很多人说停水时间太长,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
湖南红网发表了宋的观点:此次活动的创意很可能借鉴了著名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六晚上“关灯一小时”,以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和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同时,它可能受到世界无车日的启发,希望公众能够关心环境,低碳出行。他们的共同点是,他们促进思考和改变,但带来暂时的不便。然而,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后两种是由名人或公益组织发起并由民众自发参与的公益活动。滨州的“限水经验”是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措施,也就是说,不管你喜不喜欢,你都要参与。从程序的角度来看,当地的做法是有争议的。如果你支付水费,你应该保证供水,这相当于一个无形的合同。为了教育公众,你有什么权利单方面停止供水?宝贵的不仅仅是水资源,还有电力供应和天然气供应部门也学着效仿?如果11小时的效果不明显,断水时间会继续延长吗?这与活动的效果直接相关,可能会造成不便和怨恨,抵消应有的效果。爱护环境或节约水资源,除了法律约束外,主要依靠公众的公共利益,有了这种心就可以积极参与和积极实践。另一方面,滨州“停水不议”的做法很可能是好心做坏事,应该引起广泛的思考。
肖江认为:“限水体验日”本质上是一种“断水”,与人们的主动性无关。对于那些通常节约用水的人来说,当他们暂时停止用水时,他们不需要接受更多的“教育”。不在乎浪费水的人可能还是会走自己的路。同样,一些单位以爱心的名义强制捐款。接受捐赠的人的慈善热情会被点燃还是会受挫?那些经历过的人会有答案。即使出于善意,我们也应该强调程序正义。如果程序本身有问题,“这是为了你好”很可能会引起负面的甚至是相反的情绪,并且实施者也有违反规则的嫌疑。此外,“限制”一词日益成为许多地方管理者应对资源和环境短缺的最后一张“王牌”。有限品牌、有限产品线、有限采购、有限人员...一系列“限制”虽然起到了“减少”的目的,但也使相关资源因稀缺而变得昂贵,并面临社会的质疑和争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表明管理已经枯竭,反映了环境资源承载力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吸附能力之间的矛盾。必须说,我们被“限制”所困,我们也是“限制”的原因之一。提高管理和治理水平,处理好自律与自私的关系,是管理者和公众的必修课。
小江的话:大家好,我是小江。国家大事,家庭大事,世界上发生的事情,每天都有新的事情。你评判,我评判,每个人评判,让百花齐放。只要我们尊重客观、理性和正义,就有不同的观点和角度。
标题:“被停水体验”能促使自觉节水吗?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