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07字,读完约6分钟
没有农村的全面振兴,就没有高质量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在金融支持农村振兴方面,金融业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广阔的农村土地迫切需要金融活水的深层滋养。在国家一贯倡导包容性和包容性的发展理念,大力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转移的背景下,金融机构有责任扩大在农业、农村和农民领域的金融服务范围,以提高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业生产效率。
作者做了研究。在一些农业大省,该省财政总量和增量的一半甚至更多来自县级以下的单位。大多数农民不仅需要存钱和取钱,而且有理财的欲望。此外,从收入结构来看,农民收入的60%来自劳动收入,只有40%来自耕地收入。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也催生了他们对存贷款和金融管理的迫切需求,但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远远跟不上。
当今,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金融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许多金融机构已经开始积极探索和实践,努力寻找一种可持续的商业发展模式来服务农村。比如,一些金融机构借鉴共享经济理念,构建“共享”的普惠支付服务点,创新扶贫模式,利用大数据风险控制实现“渠道下沉、服务下沉、产品下沉”,打造农村金融。生态系统;一些金融机构通过推动银行、互联网公司和农民共同建设村级惠农网点,解决了农村地区的成本、技术和风险控制问题,构建了县乡惠农“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体系,让农民有尊严地享受正规金融服务;也有一些金融机构积极致力于网上业务、轻量级网点和数字风险控制,努力推广无障碍业务服务、低成本网点和更准确的产品风险控制,使普惠金融服务真正惠及农业、农村和农民。
必须承认,在支持农村发展和振兴方面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改革和改进。那么,新时期金融机构如何制定和实施“走出去”战略呢?如何深入农村,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普通农民也能享受到规范、优质的金融服务?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是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基金。通过有效利用资金,努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导社会资金大幅度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道路、供水、供电、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为推进农村振兴战略奠定物质基础。
二是重点加强贫困地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服务。金融技术创新有力地支持了供给方面的结构改革和民生改善。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风险控制技术为农村普惠金融开辟了一条快车道。例如,河南兰考探索形成了“一个平台、四个系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开发建设了基于“普惠金融一网通”平台的“普惠”移动应用,为农民提供支付、理财和信贷服务。整合生活费用、惠农补贴和金融超市的“一站式”服务,让当地群众(603,883,诊断股)真正感受到了普惠金融。实践证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高效融入农村居民生活,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广价值。然而,在中国一些贫困地区,由于移动通信网络信号不稳定,数字普惠金融带来的便利仍然无法享受。继续加强边远地区移动通信网络建设,大力推进数字普惠金融模式,让贫困地区人民享受及时、体面、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第三,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宏观审慎评估系统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为了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高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传导效果,中国人民银行推出了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其中“广义信贷规模”指标对金融机构有很大约束,涉农贷款和农民金融投资被纳入该指标的统计范围。在规模有限的情况下,一些金融机构可能会选择收入水平较高、营销较容易的城市资产业务,人员和资本投资难以向农村地区转移。涉农贷款和农民金融投资应分开计提,不应纳入广义信贷规模指标的统计范围。应进一步鼓励金融机构发展农村金融业务,以满足农村实体经济的需求,提高农村金融覆盖率。
四是监管部门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县级以下网点的设立。在国家农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许多金融机构把重点放在推进乡镇和农村的经济建设上。金融服务下乡与公路下乡、通信下乡一样,属于软实力下乡,对当前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风险控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金融服务突破农村“最后一公里”创造了有利条件。监管部门应大力支持设立乡镇网点,鼓励金融机构积极进入乡镇和农村,通过绿色渠道开展金融服务。
第五,放宽银行支农和转贷扶贫的范围和标准。为支持涉农扶贫信贷,中国人民银行开展了金融机构支农扶贫再融资业务,但目前再融资范围仅限于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银发[2015]395号)。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深化,银行发展战略不断多元化,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也通过创新各种金融服务模式支持涉农扶贫工作。为引导更多银行开展金融扶贫服务,需要扩大实施银行支农扶贫贷款的范围,根据金融机构支农扶贫贷款规模发放支农扶贫贷款,推动更多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领域,满足农村振兴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第六,降低或取消5万元的财务管理资金门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强农富农惠农政策。农民收入继续增长,农村生活全面改善。在农村居民家庭收支平衡越来越普遍的背景下,农村居民对收入和安全相对较高的投资产品的欲望趋于强烈,发展农村金融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但是,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5]63号)关于收入理财计划起点应在5万元以上的规定下,大部分农村居民因余缺资金达不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而被拒之门外,转而投向非正规民间高息贷款,造成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混乱。因此,应尽快降低或取消理财产品5万元的投资门槛,一方面有利于维护和增加农村家庭的价值,促进农村振兴的整体实现,另一方面也有助于避免因投资渠道不足而导致的农村居民非法集资的诱惑。
(作者是中原银行(香港股票01216)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标题:王军:金融机构如何制定和实施好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