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7字,读完约3分钟
科学是决策的关键,精确是政策支持的关键。促进企业更好地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引进政策是“第一英里”,实施是“最后一英里”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工作和生产准确、扎实、有序地恢复。如何使扶持政策真正惠及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新冠肺炎肺炎疫情减缓后,各地高度重视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许多企业逐步回到了生产经营的正轨。然而,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一些基层扶持政策没有落实,使得政策的有效性“打折扣”。例如,政策不够细化,导致政策导向减少;另一个例子是,虽然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对接的现实是不够的,实施是困难的;另一个例子是政策支持面广,但需求对接不准确,政策效率难以达标等。政策重点模糊、政策实施困难、政策供求结构失衡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在具体实施中进行调整,并与企业进行协调,从而为政策的实施找到一个“双赢点”。
科学是决策的关键,精确是政策支持的关键。例如,一些地方出台了“加大技术改造资金支持力度”的措施,旨在鼓励扩大生产急需的防疫和控制材料。但是,标准和制定标准的主要规定不够明确,在具体实施中没有把握。准确的支持应防止“一刀切”,并应根据受疫情影响的地区、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和有针对性的政策。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内资企业等不同性质的企业,防范和化解疫情风险的能力不同,面临的挑战也不同,应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准确的政策。
为了促进企业更好地恢复工作和生产,第一英里是第一个政策,最后一英里是最后一个,如果它执行得好。在调查中,一些小微企业主反映,由于缺乏抵押资产,银行贷款风险相对较高,这使得实际贷款更加困难且相对较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相对广泛的政策和措施有关,特别是缺乏针对有实际需求的企业的"一对一"援助方法和"对等"援助机制。从这个角度来看,政策制定不仅要注重“分销服务”的改革,更要注重系统性和可及性,切实突破政策落地的“最后一英里”,使每一项政策建议都能发挥其实际作用,真正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迎来发展机遇。
“一个好的球员追求的是潜力,一个好的球员追求的是深远的。”为帮助企业克服障碍,各级政府应打好“棋局”、“方向盘”、“指挥棒”和“定心丸”,提高扶持政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一方面,在充分利用数字政府、智能政务等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个性化服务;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市场规律,及时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用好政策造福企业,积极引导企业践行“内功”,增强市场竞争力,创新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只有认真履行领导责任,特别是落实责任,提高政治地位和执政能力,实事求是地、周密地把握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才能有所作为,有所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经济长期改善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影响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紧迫感,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优化完善防疫措施,千方百计创造有利于恢复工作和恢复生产的条件,抓紧搞好工业流通、市场流通和经济社会流通。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主动出击,就能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力争在决定性的战役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消除贫困的目标和任务。
(作者是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标题:人民日报:加大复工复产政策落实力度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