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8字,读完约3分钟

众所周知,日本和韩国是世界上半导体元件和产业链最发达的地区。自去年以来,两国一直“互相争斗”,这导致了半导体产业链的动荡。现在,日韩的疫情有蔓延的危险,这使得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空紧张。去年以来,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在“进口替代”的趋势下走出了一个大市场,现在面临着“危险”和“机遇”的临界点。

危险在哪里?现有的半导体元件面临着价格上涨的压力。在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上,日本公司占据了37%的市场份额;在半导体材料市场上,日本占有全球52%的份额,其中在硅片、光刻胶、键合线、成型树脂和引线框架等重要材料上占有很高的份额;从全球晶圆厂产能分布来看,2018年日本占全球产能的17%;在存储芯片领域,2019年三星和Hynix共占全球市场份额的近75%;就cis芯片而言,全球最大的两家供应商是日本的索尼和韩国的三星...现在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先后有了密切的接触和确诊病例,这已经开始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接下来的市场反应是价格上涨。今年以来,mlcc、片式电阻器等元器件价格持续上涨。最近,芯片电阻增加了一倍,内存芯片的价格上涨应该是必然的事情。一波又一波的价格上涨让下游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感到尴尬。随着上游零部件成本的上升,下游对成品的需求可能不会很大,上升的成本必须由企业自己消化,从而侵蚀利润。

金融投资报:供应链面临疫情考验 半导体行情到头了吗?

“机器”在哪里?是进口替代。在全球工业化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希望长期依靠下游市场获取上游技术,即先发展下游贴牌集成封装,然后逐步向上游核心组件扩张。但是现在这条路似乎越来越难走了。结果,许多强大的企业开始向上游扩张,并通过资本收购迅速提高其工业竞争力。例如,文泰科技(600745,诊断)收购了世界领先的分立器件idm制造商安石半导体,而韦尔股份(603501,诊断)收购了世界排名第三的cis芯片豪科技,而北京郑钧(300223,诊断)在硅谷背景的存储领域进行了大量投资

金融投资报:供应链面临疫情考验 半导体行情到头了吗?

类似的并购有很大的局限性,如资本实力雄厚、并购障碍重重、并购后的企业文化整合等。因此,另一个“机”尤为重要,即抓住机遇,扩大自主可控的进口替代,充分发挥地方科研优势,加大对半导体上游设备和原材料领域的支持,实现政策支持、产业支持和资金支持的多重叠加效应。从产业政策角度看,规模翻番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主要投资风向标,更倾向于打造独立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更注重上游设备和原材料以及下游应用。从资本市场猜测来看,半导体设备细分市场的领导者是中威公司(688012,诊断股)、北华创(002371,诊断股)等。半导体材料细分市场的领导者是中环(002129,诊断股票)、上海新阳(300236,诊断股票)、江丰电子(300666,诊断股票)。下一步,更多国内科研实力雄厚的科技企业有可能脱颖而出。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集团旗下的上市公司,如中国科学院、顶尖大学、中电、空航空航天系统等公司。

标题:金融投资报:供应链面临疫情考验 半导体行情到头了吗?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7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