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89字,读完约3分钟
资本市场的“平静岁月”永远离不开监管规则和机制的“守护者”。
科技板块开盘后发布交易数据:自板块开盘以来,总体稳定,市场热情高涨,投资者情绪逐渐趋于理性,各种机制开始显现成效。因此,“稳定性”和“合理性”成了市场各界评论科技股首个月市场表现的“刷字”。
笔者认为,在看似简单而顺利的操作背后,首先是规则的制度性铺垫,在有疑问时必须要求的信息的有效披露,以及及时有效的监督的成功威慑。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技局,并试行注册制度,启动了科技局的制度建设。近三个月后,在1月底,相关的支持性商业规则被公开征求意见。3月1日,《科技板块首次公开发行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等近30个文件集中发布,涉及申报门槛、发行承销、市场交易、信息披露要求、投资者适宜性管理等维度。设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试行注册制度的战略布局最终正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规则体系。
就发行审核制度而言,目前有152家企业被科技局认可,行业布局坚持国家战略定位,企业集中在“三个方面”、“主要服务”、“重点支持”和“促进融合”等领域。在上市标准方面,129家、4家、1家、11家和4家企业分别选择了1至5套科技板块上市标准,另有3家企业选择了适用于不同投票权/红筹股企业的第二套“市值+收入”指标。科技板块上市规则的包容性特征十分明显。
从发行审核操作来看,根据信息披露监管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及时回应投资者关注,首次审核公司公告,并在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的指导下,及时会同相关机构采取监管行动,督促公司向市场说明相关情况,督促保荐人出具验证意见,充分满足投资者知情权,缓解市场担忧。与此同时,上海证券交易所果断处理违规行为,并敦促中介机构履行其作为“守门人”的职责。笔者注意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已经“返还”了至少四家申报企业。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监管是“真实的”,被要求撤回或自愿放弃申报的情况可能会增加。
从市场交易的角度来看,自开市以来,科技股经历了一个充分博弈、动荡上升、理性回归的过程。截至目前,28家科技板块上市公司的股价均有所上涨,与发行价相比,平均涨幅为171%,中位涨幅为160%。在交易机制创新方面,科技板股份有限公司在上市第一周没有设置跌停板,五个交易日后将价格涨幅放宽到20%,有利于及时反映市场的价值判断,在市场定价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考虑到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流动性,目前科学技术委员会开设的账户数量不到400万个;在第一个月的交易中,有近40%的投资者打开了科技股管理局。自然人投资者是科技板块的主要参与者,占专业机构交易的89%和11%。未来,随着新股发行的正常化和投资者参与热情的稳定,科技股的估值将逐渐回归理性。也就是说,投资者适宜性管理机制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市场中合格投资者了解、判断和控制科技板块市场交易的能力高于a股市场的平均水平。
此外,笔者还注意到,在科技板块交易的第一个月,发现了8种异常交易行为(其中包括拉高和压低股价等5种异常交易行为和虚假申报等3种异常交易行为),在一周内呈下降趋势,这也表明投资者对规则和监管的敬畏程度逐渐增强。
对于负责资本市场改革和创新实验场的科技板市场来说,完整的、可操作的规则是最好的“食物和草”。我相信,科技板块首个月的"稳定"也将为科技板块市场的"深远"奠定坚实的基础。
标题:科创板开市首月“岁月静好” 源于相关规则机制全维度守护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