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53字,读完约8分钟
在过去的10年中,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的探索过程已经沉淀,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已经叠加。中国支付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在过去五年中,在支付市场的各类服务中,业务规模(数量和金额)的增长排名第一,最具活力的是由新技术驱动和新系统支持的各类新支付服务。这证明了“技术驱动”在支付业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hief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所执行院长巴曙松
支付行业进入新阶段的驱动力
经济转型和发展需要合适的金融基础设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决定了支付系统的发展。中国经济正进入产业整合与重组、产业转型与升级、市场持续开放的新阶段。客观上,它还需要以支付系统为代表的核心金融基础设施。
国际清算银行《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中定义的五种金融基础设施,如重要支付系统、中央证券存管系统、证券结算系统、中央交易对手和交易数据库,都涉及大量规则和技术的有机结合。随着对支付、清算和结算规则理解的加深和新技术应用的不断发展,我国近年来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特别是各种市场化和支付化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的发展。例如,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即“网络连接”)已经建成并运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经建成。可以说,这种围绕开放经济和新经济需求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趋势仍在深化之中。
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对支付行业产生广泛的影响。5g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支柱和数字经济的新引擎,也将对包括支付行业在内的金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个人观察来看,对于支付行业来说,5g环境下的vr (Virtual Reality)和ar (Augmented Reality)技术可以在更复杂的交叉验证和信息整合条件下进行客户身份识别和实名制管理,进一步提高支付行为的安全性和效率。
除了5g,还有许多新技术及其组合,如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金融云、大数据等。,可能会给支付行业、金融业乃至整个经济带来突破性的影响。世界经济论坛预测,到2025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0%将存储在各种区块链系统中。从更广泛的技术组合来看,“5g+”在包括支付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的应用值得期待,随着探索的深入,将会出现更多的应用。
支付行业基本特征的变化——资本和技术密集度的增加。根据对创新效果的评价,技术创新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省力技术创新”、“省资技术创新”和“中性技术创新”。其中,通过节省劳动力的技术创新,经济中的资本密集度将会增加。
近年来,支付行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影响之一是节约了大量的活劳动,同时物化劳动投入也大大增加。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电子银行(包括自助服务机)在支付业务中的替代率已经超过90%。直接原因是银行卡业务明显被无卡支付和手机密码扫描所转移,移动和网上支付很快取代了柜台业务。在更深层次上,它是以系统建设和设备投资形式的资本和技术投资。从新支付应用的市场拓展来看,新支付习惯的培养也是市场参与者以各种优惠和补贴形式进行资本投资不可或缺的。
竞争与合作重心的转变--新技术驱动的综合效率深化。近10年来,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的进入,实时零售支付逐渐成为支付行业的发展重点。与此同时,支付机构推动的支付系统的生态化变革过程已经逐渐发展到数据实现的时代,传统的铺设支付渠道和收取手续费的盈利模式已经成为过去。在新的支付生态下,支付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化主要发生在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零售支付领域,尤其是增长最快的移动支付领域。支付宝和财付通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90%,基本形成了“双头垄断”的市场结构。
在支付行业发展重心、生态和竞争力的变化中,支付行业的竞争与合作重心进入了新技术驱动的综合效率深化利用和以数据分析为主要手段的阶段。
基于以上分析,展望未来,是即将到来的新的转型发展要求和基础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回顾过去,这是一个客观的变化,如现有产业的基本特征和市场竞争及竞争重点的变化。正是这些因素将中国支付行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行业健康发展的四大关键
总体而言,创新和开放的支付行业在未来持续健康发展过程中需要关注四个关键方面。
第一,基本方向——把握实体经济的需求和供给方的改革趋势。
回顾近10年来支付行业的发展历程,非法的基础关系、不当的内部管理和外部欺诈构成了支付市场发展的主要风险“地图”。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对违规支付机构的行政处罚主要集中在特约商户资格审查、网上支付接口管理、交易处理、资金结算等方面。特别是接口被非法交易转移、相关业务被非法外包、持续识别措施不到位、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得不到保证、整个支付过程的一致性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影响了行业声誉。
近几年来,在解决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的过程中,市场各方基于不同视角提出或采纳的各种建议和措施,如回归原点、诚信创新等,都意味着对支付业务和市场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综上所述,消费者需求、实体经济需求和支付服务寻求安全与效率平衡的基本特征一直是支付行业各方推动创新发展的基本动力。这也是未来科技创新推动支付业务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关键。
第二,深化支付体系综合效率的关键在于提高能力。
一是支付业务信息处理基础能力继续提高。在处理方式上,要继续向信息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第三方服务);在支付业务处理能力方面,系统能力、处理能力、支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仍需加强。
第二,利用新技术促进支付行业“社会记账”功能的升级。这符合上述支付服务综合效率的深化,是支付服务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新领域应用的关键。这些支付行业的“社会记账”功能的升级可以为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完善业务规则,提升层级。客观地说,支付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需要根据新的条件完善和推广支付制度规则。
第四,平衡协调发展问题。支付行业的不平衡和不协调发展客观存在于零售支付和批发支付、新兴和传统支付工具、城乡支付服务、国内和跨境支付等各个子行业。虽然目前这些问题并不突出,但从支付行业的基础设施和“准公共品”特征来看,长期发展必须考虑均衡协调发展。
第三,金融科技创新的合作机制。
面对创新及其结果的不确定性,在新技术推动支付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市场各方需要客观地加强创新合作,以分散技术创新的风险,增强业务创新的效果。例如,在市场主体(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和整个产业链)之间建立基于业务创新的联合实验机制,非常有利于降低创新的不确定性。
此外,在深化综合效率的过程中,支付行业应注重创新衍生产品风险管理,尤其是支付产业链延伸新领域新技术应用的风险管理,如新型支付服务受理终端制造商、数据处理技术提供商以及其他来自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操作风险。
第四,中国支付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
2015年以来逐渐形成的“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管、公司治理”的一体化监管体系和“严格监管”的常态化趋势,是未来市场主体对监管理解的“不变量”。同时,市场各方都应该注意到,支付系统的监管正处于从微观的安全和效率目标向宏观的审慎管理发展的过程中。
在央行越来越重视宏观审慎管理的政策框架下,市场各方需要逐步树立、培育和强化宏观审慎意识。简而言之,市场参与者有必要逐步形成最广泛、最严格的合规意识。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广泛地考虑自身市场行为的宏观影响,避免微观主体利益与宏观整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应逐步学会从最严格或“最不利于自身”的角度理解和遵守监管政策、制度规范和具体措施,以符合审慎的精神,更好地适应和衡量监管的未来发展和变化。
金融科技创新和支付行业发展涉及的问题很多,细节也很复杂,其中影响深远的是支付行业在新的发展阶段的新特点和创新的进展,在下一个发展阶段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标题:金融科技创新推动支付行业进入新阶段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