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04字,读完约3分钟
恩格尔系数低于0.3,不仅反映了未来消费升级的趋势,也反映了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现实
在此期间,恩格尔系数再次被公众看到作为回报。原因是国家发改委组织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9%,中国首次进入联合国划分的20%-30%财富范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恩格尔系数急剧下降。这是什么意思?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被认为是一个家庭或国家财富的直观和简明的衡量标准。70%的支出都花在了食品上,这意味着“为天空而吃”的中国人有更多的财富用于其他消费。这种变化符合人们的感性认知:愿意旅行的人越来越多,乘坐高铁和飞机也很普遍;出了新手机,很容易成为全社会的话题;电影《未上映》经常引起全民的期待,教育和娱乐消费大幅增加,医疗需求增加,消费范围越来越广,消费的转型升级可见一斑。应该说,“致富”是一种共识。
通过消费结构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40年来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当消费从物质延伸到服务,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和线下的整合,从模仿延伸到个人体验时,耐用消费品的供给增加,价格下降,这是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和网络经济不可阻挡的扩张。通过这个系数,我们可以看到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互动,发现微观生活变化与宏观经济变化之间的联系,并触摸到中国正在进行的消费升级和需求升级的过程。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其教育和收入水平较高,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将较高,这为推动供应方的结构性改革提供了良机。
然而,恩格尔系数的魅力在于简洁,缺点在于简洁。由于文化心理差异、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复杂的影响因素,中国学术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讨论恩格尔系数在国内应用的失败。有趣的一点是:吃。许多年前,一位经济学家举了一个例子:杭州的年轻人喜欢在有钱后去餐馆吃饭,这导致恩格尔系数上升而不是下降。同样,广东的经济发展在中国名列前茅,但恩格尔系数仍然很高,这是因为“好吃”、“吃得多”和“吃得好”。160年前不太了解饮食的德国经济学家恩格尔可能没有考虑到这种文化差异。
因此,在中国的现实背景下,我们应该更加全面地理解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的持续下降也与国内农产品的长期低价密切相关。在居民“降低食品消费支出比例”的背后,肉类、家禽、鸡蛋和牛奶等农产品的价格相对稳定,并传导给农民,这可能使农民增加收入相对困难。一些贫困地区的家庭为了看病和抚养孩子,在医疗和教育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据报道,根据《宁夏统计年鉴2017》数据,2016年宁夏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仅为24%和26.47%。眼看数字已经进入“发达范围”,但背后显然隐藏着贫困。因此,恩格尔系数低于0.3,这不仅反映了未来消费升级的趋势,也反映了发展不平衡和不足的现实。现实告诫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因此有必要为中国的整体发展感到自豪,但也有必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的复杂性往往超过简单的经济系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关注每一个普通人的利益感比关注一个系数更具温度敏感性和准确性。
人民日报(2018年4月20日05版)
标题:对焦每一个人的获得感(人民时评)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5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