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81字,读完约4分钟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前海管理局港澳办主任洪为民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需要一个创新的协调机制——一个有高层领导的常设机构,在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的同时,注重打造“大湾区”品牌,塑造“大湾区”文化。

创新协调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对我国意义重大,包括如何与‘一带一路’倡议接轨。对香港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也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主要机会。”洪为民表示,对于大湾区未来的建设规划,要研究分析各地的特点,取长补短,促进大湾区城市的融合,促进大湾区更紧密的合作,尽量减少或消除中间的一些人为障碍。

广东、香港和澳门正面临着“最难啃的骨头”,那就是如何突破体制障碍。“一国两制、三关四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最大特色,也是难点和痛点。

洪为民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在全国层面上建立三地协调统筹机制,突破体制障碍,按照市场规律促进人才、资金等要素的流动。洪为民建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领导委员会,大湾区发展中遇到的任何困难和问题都可以提交该委员会统筹规划和决策。此外,委员会下设专业对口小组,地方部门负责人可以直接协商,会上达成的协议可以传达到各市相关部门。

创新协调机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牌

此外,洪为民建议探索建立半官方和非政府的大湾区协调机构、联盟和沟通平台。例如,可以成立大湾区港口联盟,以便更科学、更有效地处理港口事务,甚至可以成立大湾区港务局;此外,我们可以鼓励建立类似旧金山湾区委员会的非政府组织。

构建“湾区人”的概念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洪为民认为,大湾区不仅仅是一个“你做我的生意,我做你的生意”的共同市场,关键在于它能否建成一个国际公认的中国品牌,使之等同于世界三大大湾区,从而形成空长远发展的空间。他指出,香港的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工厂和制造业。科技产业自主开发的新产品,未来可以利用大湾区完整的产业链在全球市场上使用。

创新协调机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牌

洪为民表示,他希望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构建“湾区人”的概念。在美国,许多人会说他们住在湾区(指旧金山湾区),而不是旧金山或圣何塞。许多当地人在海湾地区的不同城市都有住宅。在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将是一样的。人们不在乎他们来自哪个城市,但假装是“海湾地区的人”。这要求大湾区在基础设施层面实现一小时的生命周期。就像许多日本人住在横滨,在东京工作一样,基础设施的便利让人们觉得他们在两个不同的城市,所以大湾区的城市可以更加注重他们独特的功能。

创新协调机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牌

打造大湾区品牌的另一个关键是放弃城市本位的心态。传统上,每个城市都喜欢成为“领导者”。洪为民说:“粤港澳大湾区不会有领导城市。大湾区四大城市中有三个城市的国内生产总值不到10%,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长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抱着‘领先’的心态,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同时,洪为民认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必须有效整合粤港澳跨境交通基础设施。建议在港深东、西翼口岸建设轨道交通,东线可在李安堂香园尾口岸建设东铁支线连接深圳地铁;西线建设红水桥前海跨境铁路,前海实施“一地两检”,前海连接广莞深城际铁路和深惠城市铁路。

互相补充,做一个大蛋糕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人口密度、资本密度和国际专利密度最高的地区,如果进一步整合优势,扬长避短,将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湾区经济。只有当元素基本上自由流通,海湾地区成为一个品牌,每个人才能真正互补优势,相互欣赏,才能享受真正的大湾区发展红利。”洪为民说道。

对于如何做大大湾区蛋糕,洪为民说:“我希望将来也是这样。”我们都是大湾区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不会斤斤计较。一家公司可能在深圳设有R&D部,在香港设有财务部,在东莞设有生产部,在广州设有物流部。”

因此,在洪为民看来,基于粤港澳之间的种种差异,取长补短才是未来的真正方向。“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是促进要素的流动,并使它们按照市场规则流动。事实上,大湾区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例如,深圳继续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香港可以继续发挥其金融优势,作为内地企业走向国际的跳板;肇庆等其他城市可能是大湾区未来的后花园,可用于旅游和会议产业;中山和东莞可以做医疗卫生、制造业等等。”

创新协调机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牌

「我对大湾区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这里有很多土地,很多人和很多资金。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本地生产总值实际上已超过三藩市湾区,但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仍有很大差距,但正因为如此。Gap,我们有机会继续发展。”洪为民说道。

标题:创新协调机制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品牌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