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53字,读完约2分钟
多年来,“养老”这个关键词一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互助养老,推进医疗护理一体化,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的要求。
昨天,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关于养老问题时表示,人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政府的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优质资源,让更多的人受益。这给老百姓(603883,临床单位)带来了幸福和希望,也为增加优质资源、提高有效供给、解决养老问题指明了方向。
根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数据,2017年,中国老龄人口达到2.41亿,比上年增加1000多万。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截至2017年9月,中国已登记的养老机构超过2.8万个,养老床位近700万张。全国有12,500多家私人养老机构。中国的养老服务供给落后于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
具体来说,养老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例如,与城市养老服务相比,农村养老服务资源普遍短缺;与自理老人相比,残疾和部分残疾老人的护理服务资源不足。养老服务的整体质量有待提高。相当多的养老机构和组织提供的养老服务与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期望之间仍有很大差距。与此同时,医疗、康复、心理学和社会工作方面的高素质专业人员尤其稀缺。
社会迫切需要增加养老保障体系的有效供给,但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要充分释放市场潜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探索多种养老模式。目前,这个想法已经初具规模。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如责任保险、民间资本参与和价格管理等。记者认为,此外,要加快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养老产业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催生更多养老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努力解决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发展面临的设施用地、税收优惠、人才培训等现实困难,进一步优化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服务的政策环境。增强监管和服务能力,进一步降低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的成本。修订完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完善养老服务准入、退出和监管制度。
此外,财政支持也至关重要。我国养老金融市场不发达,居民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品种单一,养老资产管理理念和机制滞后,远远不能满足居民养老服务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金融跨期资源配置功能,鼓励发展专业化养老金融体系,降低养老服务成本,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
标题:证券时报:解决养老问题急需提升有效供给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