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76字,读完约4分钟
对于超过1.6亿的a股市场投资者来说,走出解禁数据的“虚拟阴影”,理性、多维地判断股东行为的基本面驱动因素,如涨跌,真正感知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才是投资之王。事实上,解禁数据的变化是价值投资的必要答案。
从解禁到减持,从理论上的1亿元规模到市场上实现的相对较小的交易量,表面上看似乎只有一个报价,但实际上可能有长期持股,甚至是大量持股。
最近,解禁限售股的呼声越来越高,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根据东方财富(300059)的选择数据,本周78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被解禁,总市值超过3000亿元。其中,7月22日,包括25家科技股在内的30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被解禁。
在我看来,正是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过程、上市公司的质量发展趋势以及投资者的财富安全感和收益感决定了解禁和减持之间的时间/距离。
首先,虽然解禁和减持经常被拿来比较,但这两个词实际上是在“平行的空 ”,并不一定相互关联。
事实上,解除限售股禁令赋予了股东出售股票的权利,这是他们在二级市场拥有所有权的一种表现。衡量解禁的规模是一个理论上的统计极限。事实上,统计极值对于判断上市公司股权供求关系的变化没有实际价值,因为它包含了最终没有发生的减持行为的“膨胀规模”。
减持是股东真正处置其股份并失去所有权的行为。一方面,即使不只是取消,也可能会有股东减持;另一方面,即使股权没有被解除,股东也可以通过其他转让方式退出。这种行为可能确实会影响二级市场或大宗交易市场的短期股权供需平衡,但减持的规模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就数量而言,与解禁的规模相差一个或几个数量级。与此同时,监管当局消除了规则对减持行为的影响,设立了缓冲区,以减少减持对市场的非理性干扰。
从第一轮具有相对借鉴意义的创业板解禁来看,2009年首批登陆创业板的28家公司于2010年11月进行了一轮解禁。当时,解禁的市值超过200亿元,但当月实际减幅只有不到6亿元,占不到3%;此外,从市场表现来看,创业板指数在解禁前后也平稳运行。
其次,如果从静态角度来看解禁,确实会有增加流通股总量的心理压力;然而,动态分析表明,二级市场的供需平衡从来不是静态的,“动态平衡”是其市场化的特征。
解禁反映出流通股的供给面在理论上可能会增加,但它未能充分反映出需求面实际上可能会增加。有一个词可以形象地表达这种双向变化——金坑。许多投资者尤其喜欢在高质量上市公司的股票被减持或被“错杀”并被抛出“金窝”时,在底部买入。对于单个股票交易,如果有人兑现并离开市场,他们必须有增量资金及时进入市场,从而达到新的平衡。从现实来看,新均衡的估值重心不一定低于原均衡点。
对于a股市场,也有增量资金流入,包括新投资者(机构或个人)。目前,每月新开账户的数量在百万左右;包括原投资者投入市场的资金;它也可能包括由甲公司的现金减少和对乙公司的投资转换而来的增量资金..此外,不仅市场上的减持,而且上市公司的股东和董事增持,上市公司本身回购。最近,一些上市公司发布了增持重要股东的计划或自己的回购计划,上市公司或股东在完成以前的回购并增持后,立即发布了新的计划。
正如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所说,资本市场是一个内涵丰富、机制复杂的生态系统。要做好资本市场,必须考虑投资者与融资者、上市与退市、再融资与减持、新股东与老股东、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股票与增量之间的动态平衡,并获得最大公分母。
第三,真正决定二级市场股权与资本供求关系的不是表面的买卖,而是资本市场和上市公司的发展质量。
事实上,a股市场并不缺乏资金,最近连续超过1万亿元的日成交量也证明了这一点。提高a股市场对增量基金吸引力的最佳途径是通过ipo、重组和再融资增加优质上市公司的供应量;通过深入改革,建设高质量的资本市场。
在这方面,自去年以来,资本市场发生了许多“明显”的变化,包括不断推进注册制度,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治理,优化退市等基本制度,改善投资者活动,加强中介机构的责任和能力建设,加强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大幅增加上市公司欺诈性发行和虚假披露信息的非法成本,以及进一步实施投资者保护。
笔者认为,对于1.6亿以上的a股市场投资者来说,摆脱解禁数据的“虚拟阴影”,以理性、多维的方式判断股东增减等行为的根本动机,真正感知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是投资王道。事实上,解禁数据的变化是价值投资的必要答案。
标题:证券日报头版评论:解禁数据考的是一道价值投资必答题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5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