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335字,读完约13分钟
应中国财富50强论坛邀请,任泽平博士在“宏观讨论:当前形势下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展望”闭门会议上做了内部主旨发言:
我将开门见山,谈谈主要的判断,以及逻辑和证据。
首先,从整体情况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大于非典,时间可能会更短。湖北省以外的新病例继续减少,并看到曙光
与非典相比,这次政府出手更快、更重。目前,湖北省以外的新发病例数量持续下降。我们判断应该在3月左右,湖北省以外的疫情预计基本结束。当然,下半场不能马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一季度和二月份出现负增长,2019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约4%,第四季度增长6%,这是一个基本判断。
与“非典”相比,新冠肺炎的疫情传染性更强,死亡率更低。世界上有8000多例非典病例,中国已确诊7000多例,死亡率为685,死亡率为9.2%。目前,新冠肺炎有70,000多个病例,死亡人数超过1,800人,死亡率为2.6%。
从趋势来看,2月3日是湖北省以外新确诊病例的高峰,随后是两周的下降。趋势明显,湖北省外疫情逐渐得到控制。从一月到二月初,湖北的形势一直在上升。然而,它最近进入了平稳期,现在略有下降。
在疫情爆发之初,可以说是一败涂地,前线指挥混乱。然而,在后期,中央政府全力以赴,迅速将疾病控制在湖北省以外,湖北省的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出现了良好的迹象和曙光。向前线员工致敬!
第二,对经济的影响不可低估,返回城市恢复工作显然被推迟
像往常一样,春节过后一周左右,我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恢复工作。发电的数据非常明显。历史上,春节后一周,进入复工高潮,但目前,春节后两周,发电仍处于低谷,这表明我们的复工明显推迟了。
我们关注房地产的销售。一般来说,根据过去,春节后,有一个高峰回家买房子。大量的人从一、二线城市回到三、四线城市,将会有一个回家买房的高峰。目前,空.基本上放弃了回乡置业的念头根据克尔发布的数据,销售额已经下降了大约90%。
从铁路、民航、水路和高速公路运送的乘客数量来看,这清楚地告诉我们,返回城市和恢复工作显然被推迟了。
与非典相比,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所不同,但人们普遍认为对经济的影响将超过非典。原因并不复杂。首先,中国经济的内外环境不同,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更大。此外,众所周知,这一流行病主要影响消费,并对投资产生一定影响。稍后,我们将会看到,对投资和生产的影响相对小于对消费的影响。与2003年相比,2019年中国第三产业比重高达53.9%,比17年前高出12个百分点。在2003年,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第二季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并很快反弹。目前,中国经济连续十年呈下降趋势,经济下行压力相对较大。
2003年,影响主要集中在交通、住宿、餐饮等方面。这一次,情况类似。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疫情主要影响第三产业,2003年以第二产业为主,2019年以第三产业为主,此次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明显大于非典,但可能更短。
我们做了三种情景分析。第一种情况相对乐观,峰值出现在2月中旬,基本上在湖北以外的3月份结束,这主要影响了中国一个季度的经济gdp。全年四个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预测分别为4%、6%、5.8%和5.6%,全年为5.4%,这是第一种情况。第二种情况是影响中国经济半年,到6月份结束。更悲观的情况将影响中国经济三个季度。目前,我们更喜欢第一种情况。
第三,从对产业的影响来看,集群服务业损失巨大,达数万亿美元,就业形势严峻
旅游、餐饮、酒店、交通和房地产等集群产业受到很大影响。粗略计算,这些行业遭受了严重的灾难,占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的30%。当然,也有一些行业受益,如医药、在线娱乐和在线办公,但比例普遍较低。
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例如,电影,餐馆和航运,根据现有的数据,这三个行业在7天内损失了1万亿元。春节后,据大数据显示,就业形势相对较差,今年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
第四,对消费的影响大于投资,投资恢复会更快,居民会有一段时间对消费聚集的挥之不去的恐惧
非典和这次类似,它对消费的影响大于投资。疫情爆发时的春节是消费的旺季,也是投资的淡季,因此对消费的影响可能更大。我们判断,未来投资和生产的复苏将快于消费。居民将在一段时间内对消费的聚集产生挥之不去的恐惧。可以看出,在2003年第二季度,消费下降了一个大洞,投资也下降了,但投资和生产很快恢复,下降幅度并不大。2003年非典之后,投资的恢复,第二产业的生产恢复会比第二产业快,消费恢复会慢。
5.对价格的影响将逐渐减弱,但在短期内会在更高的范围内
1月份刚刚发布的cpi数据同比上涨5.4%,主要是由于生猪价格飙升、春节和疫情。我们判断,随着生产的逐渐恢复和居民恐慌情绪的消退,价格有望下降,可能仍在较高区间,但这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我们仍然保持原来的观点,除去猪后,它们都是通货紧缩。可以看出,除去食品和能源的核心消费价格指数,增长率只有1.5%,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从去年7月到去年12月的半年时间里,我们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一直处于负增长的通缩区间。
6.股市的飙升更多地反映了流动性的放松,而不是经济基本面的恶化
股市很有意思,因为最近的疫情和不景气的经济影响了各行各业。然而,股市飙升,创业板也创下新高。根据我们的理解,包括与市场的沟通,股市的飙升反映的是流动性的放松,而不是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尤其是在金融机构向企业放贷的意愿较低以及房地产监管不力的背景下,流动性正在追逐股权资产。我们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于2月3日至4日在公开市场投入了1.7万亿的流动性。有两个事实可以印证:第一,创业板的增长率超过主板,甚至有分析师说基本面的股票现在不敢推;第二个事实是股票和债券正在上涨。一般来说,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变化方向相反,只有当流动的边际是丰富的。这两个事实表明,当前市场主要是由流动性和风险偏好驱动的,而非基本面因素。因此,我们建议股票市场在未来应该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作用,从而防止另一个概念炒作和资本空转向。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最近的两次会议是及时和专业的,特别是为了正常的市场开放和尊重市场规则。可以看出,最近的流动性释放,从2月3日到4日,在两天内投入了1.7万亿元,这当然是短期的。就数量而言,相当于减少1.5%。1月1日,RRR进行了一次基础货币8000亿元的削减,也就是说,在1月到2月的两个月里,投入了超过2万亿元的基础货币,这相当于RRR的近三次削减。此外,最近lpr已经下调了10个基点,市场流动性充足。10年期政府债券的收益率下降了30个基点,银行间市场的利率下降了49个基点。
七、疫情已进入下半年,重点是兼顾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救助企业
我们判断疫情正进入下半年。进入下半年后,重点是要重视疫情的防控和生产的恢复,从而挽救企业。货币利率下调和RRR削减、短期流动性支持、减税、提高赤字比率以及推迟支付社会保障等。应该说,中央政府最近的一些政策是比较及时和有力的。
下一步,要分地区分层次进行防控,防止地方全面加码、地方免检和企业买单。现在这种情况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我们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你可以看到数据是比较清晰的。在中国20个省级行政区,每万人中确诊病例数低于0.1,即每10万人中有1人可明确诊断为低流行区,有20个省级单位,应能有序恢复工作。
8.有序做好复工工作,防止疫情再次扩散。人口流入的地区不能掉以轻心
今后,随着重返工作岗位和返工潮的临近,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应重点防控这些有人口流入的地区,防止二次扩散。最近,北京的每个人都看到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都与这件事有关。
探索灵活工作、非高峰通勤和在线工作,以避免人员流动的交叉感染。春节前,有500万人流出武汉,主要流向疫情明显严重的地方。几年后,北京、成都、上海、广州、深圳、东莞等地都有大量的人涌入,所以在接下来的半个月到一个月里,这些地方不应该掉以轻心。
九.我们应该采取的应对疫情的行动:提前储备项目,并在疫情发生后大力减税
建议提前预留项目,在疫情发生后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减税,填补疫情造成的深坑,尤其是人口流入的城市群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帮助稳定增长和就业。而且,目前的商品价格和融资成本都很低,现在的建设成本也很低。从历史上看,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股市00662),中国发行了额外的特别债券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中国启动了以基础设施为核心的4万亿投资。虽然当时备受争议和批评,但现在看来意义重大,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增强了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60.6%,而发达国家的平均城市化率约为80%。中国仍有很大的空空间,但城市化人口将更集中在城市群。我们预测,到2030年,当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71%时,新增的2亿城市人口的80%将集中在19个城市群,60%将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广东、香港和澳门、京津冀等7个城市群。未来,这些地区的轨道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和医疗等基础设施将面临严重短缺。对于有人口流入的地区,要适当放宽地方债务要求,不实行终身负责制,以促进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然而,应该区别对待人口外流地区,以避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明显浪费。
现在,我们认为追求终身债务可能是不科学的,包括“一刀切”地阻止地方基础设施相对发达。应该根据人口的流入和流出来区别对待。
十、近年来,经济社会领域“疫情”频发,改革深层次体制机制的紧迫性加大。一些建议
近年来,中国在整顿吏治、控制雾霾、去杠杆化、准确扶贫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然而,我们必须反思并清醒地认识到,近年来,我们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经历了频繁的流行病,经济继续下滑。我们遭受了2015年的股市崩盘、2018年的中美贸易摩擦以及2019年的私营经济。“偏离理论”,即生猪价格的异常上涨,这种生猪价格的上涨幅度超过了以往的生猪周期,并存在重大挑战,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露,如一些政策“一刀切”和过重,造成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意外伤害,一些改革进展缓慢,民生投入不足,科技创新短板,舆论监督缺位,社会治理混乱。这些问题值得思考,深层次的机构改革的紧迫性增强,因此有必要避免到处灭火。
最后几点建议:
1.从体制和机制上看,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的问题,以及信息公开透明、舆论监督、社会治理、应急管理、医疗科技、民生投资等诸多问题。,让我们更加意识到中国的治理体制与现代国家的治理能力之间的真正差距。今后,我们要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更加关注民生和人民幸福。
2、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加强舆论监督,尊重新闻媒体和公众对重大公共事件的知情权。应尽快制定《惠斯勒保护法》,保护公民有根据的信息披露行为,以维护社会公正和公共利益。只要惠斯勒有事实根据,就不应该被指控泄露秘密或散布谣言。
3.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和地方治理能力建设,从“堵”到“惜”。
4.努力弥补医疗保健的不足,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增加财政医疗保健中民生支出的比重。
5.加强急救医疗体系建设。
6.优化税费减免方式。过去,我们也做了很多减税和减费,但企业没有强烈的盈利意识。研究发现,这主要与减税和减费的方式有关。今后应主要从降低增值税转向降低社会保障缴费率、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7.以登记制度为切入点,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
8.为了应对持续的经济衰退,应该通过改革实现稳定增长,应该放开汽车、金融、能源、电信和电力等基础产业。应在医学教育中适当引入竞争性或新的投资力量,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行竞争中立和所有权中立。
9.住房制度改革。最近,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典型国际经济体系的房屋制度及其市场表现,例如美国、英国、香港、日本、新加坡和德国。我们研究得越多,就越发现现在的关键是对住房制度改革的认识有分歧,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们将其总结为八个字:“将人民与土地和金融稳定联系起来”。人是需求,土地是供给,金融是杠杆。房地产着眼于长期的人口,中期的土地和短期的金融。这些国际上积极和消极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将人与土地和金融稳定联系起来是住房制度改革的关键。
10.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家的积极性,给地方官员一个新的激励机制,给民营企业家一个“定心丸”。
11、要充分估计当前经济形势的严重性,当前的价格形势是“杀猪后通缩”。自2019年底以来,短期经济稳定的基础并不稳固,因此我们建议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大力的改革开放。
如果中国能够推动新一轮的改革开放,它就有巨大的潜力,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例如,我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0,000美元,只有美国的1/6。我们的城市化率是60%,还有20年。中国有14亿人口,是世界上最大的统一市场。中国的创新和创业仍然非常活跃。因此,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们应该更加清醒。这场危机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以及我们能否将危机转化为机遇。
标题:当前疫情形势下的中国经济、政策与资本市场展望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7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