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9字,读完约5分钟
中国人民银行2月12日发布的《2018年1月金融统计报告》显示,1月份广义货币(m2)和新增信贷增速超出预期,当月新增信贷达到2.9万亿元,明显超过此前的5844亿元,创历史新高。
信贷增量创下新高。表外融资大规模转移到表内融资
据统计,这是今年1月份新增贷款规模连续第三年超过2万亿元,2016年1月份的单月信贷供应量为2.51万亿元。今年1月,新增贷款规模为2.9万亿元,大大超过了此前市场预期的2万亿元。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邱高青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2.9万亿元的信贷增量达到历史峰值,但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为13.2%,仍接近13%。市场不应夸大月度信贷增量的影响。年初信贷大幅增加。除了第一个月的季节性特点外,部分原因也可能来自去年年底评估的影响,一些可投资贷款被推迟到今年年初。从结构上看,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的贷款大大超过了家庭部门的贷款。从社会融资规模来看,1月份增量同比下降6367亿元,表外业务同比增幅不大,反映出抑制资金脱离实际、实现新规的明显效果。今后,这种结构特征可能会继续存在。”
兴业银行分析师郭也告诉记者,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达到创纪录的2.9万亿元,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同比下降,反映出在严格的监管背景下,表外融资需求正向表内转移。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福利余额增长率已从2017年12月的12.0%降至1月的11.3%。与此同时,股市的活跃交易导致非银行存款大幅增加,推动m2同比增速回升。
具体来说,住宅板块的动能加上杠杆仍然强劲。1月份,住宅行业贷款增加901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95亿元。其中,居民短期贷款规模达到3106亿元。2016年,居民短期贷款月平均增幅仅为541亿元。
“在严格控制消费贷款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背景下,居民短期贷款规模仍然较高,这实际上反映了消费贷款的强劲需求。数据显示,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17年12月达到122.6,为1994年以来的第二高水平。同时,1月份居民中长期贷款5910亿元,比上个月增加2798亿元,反映出年初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前期积压的抵押贷款需求。”郭宇溪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从表外融资的角度来看,监管政策的收紧使得1月份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规模大幅缩水。2017年12月22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信贷业务的通知》,将银行信贷业务的定义扩展至资产负债表内外的资金和收入权,不允许通过信托渠道规避监管指标。2018年1月5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商业银行委托贷款管理办法》,要求信贷资金和资产管理资金不得参与委托贷款业务,委托贷款资金不得投资于资产管理产品或投资于禁止领域。
“这说明监管政策的变化引发了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的调整。1月份,新增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规模分别为-714亿元和455亿元,分别比上个月减少1315亿元和1790亿元。”郭对分析道。
M1的反弹是一个短期现象,m2增长率仍然稳定
数据显示,1月底,m2余额为172.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年末高0.5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余额(m1)为54.32万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比上年末高3.2个百分点;流通货币余额(m0)为7.46万亿元,同比下降13.8%。
“m1增速回升主要受2017年和今年春节错位因素影响。稳定的中性货币政策使m2增速相对稳定。”邱高青进一步分析,“1月份m1增速回升主要是由于1月份企业在2017年春节前减少了活期存款,2017年1月份m1大幅减少了1.4万亿元,而今年春节在2月份,所以1月份企业减少活期存款的效果没有出现。”此外,过去一段时间信贷资源的明显结构性变化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大量增加的信贷被分配给企业部门,这在短期内大大提高了企业部门的流动性。”
郭还说:“历史数据显示,每年春节期间,月m1急剧下降。由于2017年春节出现在1月,m1同比基数较低,推高了2018年1月m1的同比增速。展望二月,当低基本因素回落时,m1可能会开始再按年下跌。”
对于后续市场资金情况,邱高青表示:“由于央行综合运用了各种结构性调控工具,有针对性的降低了RRR普惠金融和临时准备金使用安排(cra),1月份市场流动性比上年同期更加稳定。在跨境资本流出压力不大甚至可能出现部分资本流入的情况下,m2增速在预期中保持相对稳定。未来,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在精神创伤和痛苦评估规则下,信贷和m2增长率的稳定性比前一次有了显著提高。预计这一增长率今后将继续波动较小。”
标题:1月份信贷增量现历史峰值金融去杠杆监管落地效应明显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18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