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07字,读完约3分钟

3月1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作为全国人大每年的亮点之一,今年的“两高”报告以“官本位、民生立场、法律视角、人文情怀、大众表达”为特色。可以说,报告不仅是工作的反映,也是国家的体现。它不仅使人们了解一年来司法工作的进展,而且清楚地传达了“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努力使人民感到公平和公正”的思想观念。

人民网评:“两高”亮数据,司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

这些信息丰富的数据是今年“两高”报告的亮点。例如,最高法报告提到,去年最高人民法院受理案件34,794件,审结案件31,883件,分别增长22.1%和23.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报告,中国检察机关批准逮捕1056616名犯罪嫌疑人,起诉1692846人,分别下降2.3%和0.8%。起起落落反映了司法公正带来的全部“收获”感和对法治的强烈“自信”。据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报告使用了185个数据,比去年增长了38%,最高法报告全文也使用了110多个数据。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是努力奋斗的司法工作者的数字,是享受司法服务和保障的人民的缩影。

人民网评:“两高”亮数据,司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

归根结底,守住公平正义的底线,增强司法公正的“利益感”,是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也是“两高”报告的主线。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都要对人民负责,为人民司法服务。例如,去年,食品药品安全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检察机关共查处制售假劣药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犯罪12360人,同比增长5.5%。又如,人民法院坚持重拳、重拳和“零容忍”,依法审理了5400多起刑事案件,涉案人员超过2.9万人。在整个报告中,每个领域的每个人都能找到值得关心的东西,各行各业的人都能感觉到“总有一句话是属于我的”。积极回应社会关注和人民呼声,努力满足人民司法需求,这是“两高”报告的情感和根源。

人民网评:“两高”亮数据,司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

阳光驱散迷雾,正义驱散疑虑,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与社会正义相关。今年的“两高”报告直接回应了热点和难点,进一步展示了司法改革的进程和依法治国的进程。在处理张文忠等重大产权案件时,整个案件是错误的,纠正了,有些是错误的,部分纠正了,既没有掩盖丑恶,也没有保护短视,保障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昆山反杀人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具体解释了正当防卫的界限和把握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对正当防卫的保护,不断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人民法院通过总结“琅琊山五壮士”系列案件和“医生电梯禁烟案”的审判经验,进一步明确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有效解决了“救”、“劝”、“追”、“帮”的问题,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人身安全到财产安全

人民网评:“两高”亮数据,司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

法治繁荣,法治强大。“两高”报告只是司法工作的一个节点,维护公平正义是永无止境的。为民、依靠人民、为人民谋利益、保护人民,牢牢把握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努力让人民在每一个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策、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

标题:人民网评:“两高”亮数据,司法为民守护公平正义

地址:http://www.hhhtmd.com/hqzx/8465.html